初中物理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含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 ( 76 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

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

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

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

伽利略、霍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A .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 .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 .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来源: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 A 端粘在橡皮膜中心, B 端靠近卡纸的 M 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 O 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如果观察到  ,则气密性不好。

(2)小明将该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 B 端的指向从 M 处变为 N 处。则甲、乙两地气压较大的是  

来源: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中学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长约为 1 min

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40 cm

C.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为 40 ° C

D.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 3 × 10 8 Pa

来源:2019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器材:图甲是自制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        ;图乙是自制气压计,从乙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会沿管子       (选填“上升”或“下降”)。

来源: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实验器材完好,初始状态如图所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图甲所示,该容器倾斜一定角度后,各管内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B.如图乙所示,微小压强计探头进入水中后, U 形管两侧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C.如图丙所示,放开手指后,玻璃管中液面将会降到和槽内液面相平

D.如图丁所示,向吸管 B 用力吹气后,吸管 A 内液面和烧杯内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来源: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玻璃瓶,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其中甲瓶内装满水,乙瓶没有装满,玻璃管内水面距瓶底20cm,则甲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要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应选用的是      (填“甲”或“乙”)装置,当该装置随电梯从一楼上升到二十楼,管内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或“下降”)。(g取10N/kg;ρ=1.0×103kg/m3

来源:2018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气压与生活密切相关,驻守青藏高原的战士要用高压锅才能将饭煮熟。同学们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来研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他们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发现管内的液柱高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来源:2018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压强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

C.利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精确测出大气压的值

D.载重货车的车轮越多,对地面的压强越大

来源:2018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活塞式抽水机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在托里拆利实验过程中,把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竖直高度差不变

C.生活中的噪声污染,主要原因是噪声音调太高

D.两船并排同向行驶时,容易发生碰撞,主要原因是空气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

来源:2018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B.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的原理

C.洗手盆的排水管用U形“反水弯”防臭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来源:2017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玻璃管倾斜,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D.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来源:2017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涉及压强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海绵块的形变显示了压力作用效果

B.

用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

C.

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值

D.

船闸不是连通器

来源: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图1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得当地大气压等于    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关于图1现象的成因,十七世纪有两种观点,观点一:否认大气压存在,玻璃管内本应充满液体,液面下降是因为管内的部分液体变成气体,管内气体越多,液面下降越多。观点二:管内液面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起液柱,帕斯卡为了验证哪种观点正确,将两根长12m规格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满水和酒,倒置在相应液体槽中,酒的密度比水小,且比水易变成气体,若观点一正确,应出现图2中    图的现象。若观点二正确,应出现图2中    图的现象。

来源: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A.甲: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的标准大气压值为7.6 水银柱

B.乙: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减小

C.丙: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

D.丁:匀速下坡的小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来源: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B.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得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C.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D.拦河坝建成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来源:2017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