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装有常温水的玻璃瓶中密封部分空气。细玻璃管插入瓶中,玻璃管与瓶塞接触部分不漏气,下列关于细管中水柱液面升降情况,描述错误的是 (    )

A.用力挤压玻璃瓶,液面上升

B.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液面上升

C.在细管管口水平吹气,液面下降

D.提着玻璃瓶从十楼走到一楼,液面下降

来源:2020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是 (    )

A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 、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 、准确测出大气压

的数值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19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图: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B.如图: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如图: A 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如图: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来源:2018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瓶瓶罐罐也能做物理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

A.自制温度计,温度升高,细管中液柱上升

B.用力捏圆形玻璃瓶,细管中液柱上升

C.将自制气压计从五楼拿到一楼,细管中液柱上升

D. B 管中吹气, A 管中液柱上升

来源: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说明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两张纸中间流速大压强小,纸向中间靠拢

B.乙图是自制气压计,当从山底拿到山顶时,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

C.丙图中金属棒 ab 只要在磁场中左右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D.根据丁图中光的传播路径,虚框内应是凸透镜,近视眼就是利用凸透镜进行矫正的

来源: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 h 。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 / cm

5

5.3

5.7

6

6.3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 h 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 h 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来源:2018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小明自制了一个气压计,瓶内气体压强  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若拿着此气压计从29楼下到1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  (选填“升高”或“降低” )

来源: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

来源:2017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最早通过实验精确测出大气压值的是牛顿

B.最早记述地磁场两极与地理两极略有偏离的是沈括

C.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是法拉第

D.阿基米德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来源:2017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帕斯卡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C.伽利略通过实验得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

D.焦耳用实验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来源:2019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 1 m 长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柱高度为   mm

(1)假定移动玻璃管的过程均不漏气,请描述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将玻璃管倾斜放置,水银柱的高度将  ;将玻璃管向上提升一点,水银柱高度将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2)如果用水来代替水银做实验,水  (选填“会”或“不会” ) 充满玻璃管,若管口刚好在水面上且保证不漏气,此时玻璃管内底部的压强   Pa

( g = 10 N / kg ,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来源: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

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

C.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

D.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来源:2017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李用实验测量当地大气压值。他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 g 10 N / kg )

(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 13 . 6 × 10 3 kg / m 3 ,他可计算出当地大气压的值为    Pa

(2)如果另一名同学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李的测量结果。

(3)实验中如果不小心将玻璃管顶端碰破一个小口,则管内水银面会       

来源:2016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 2 mL 的注射器、量程为 0 ~ 10 N 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 p =   F S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 . 2 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 4 . 00 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 . 3 N ,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摩擦力 / 大气压力)为 0 . 3 N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了大气压的值。

来源: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气压是大气产生的压强,标准大气压等于   m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其大小为 1 . 013 × 10 5 Pa .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流体中流速越  的位置,压强越大。

来源: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