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得画对号,错的画叉。(1)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我们”和邻居对沙漠玫瑰这一特别事物的美的不同理解。(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学会历史地看问题。( )(3)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八天时间观察到了沙漠玫瑰的复活过程,由衷地赞美了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 )(4)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针叶型,有点像送真的形状。这句话用到了比喻的修辞。( )(5)我”赞美沙漠玫瑰惊人之美的理由:“出生”于恶劣环境,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 )(2)《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是高尔基。( )(3)《祖父的园子》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4)清平乐是词牌名。( )(5)“不脱蓑衣卧月明”是指牧童连衣服都来不及脱,倒下便睡,一直睡到月上中天。( )(6)“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干脆了。”这句话犯有“用词不当”的错误。( )(7)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 ) (8)《桥》一文运用了很多简短的句、段,这样是为了渲染紧张的气氛。(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1)我想大概肯定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 )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因果关系,前句讲原因,后句讲结果。( )(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童年的怀念。 ( )
小小裁判员(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6分)(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作用。( )(3)《再见了,亲人》选自我国著名作家魏巍的《城南旧事》。( )(4)“噩”字的第三笔是“竖”。( )(5)《古诗词三首》前两首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生活的乐趣,第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农村田园生活的乐趣。( )(6)“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这是一个比喻句。( )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 ) (2)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 )
下面词语中只有一组是完全正确的,在括号里打上“√”,并将其它组错别字改在相应的括号里。(1)新疆 勾勒 毡帽 侮辱 ( )(2)盗贼 负择 驱逐 天赋 ( )(3)厘米 橙澈 蚌壳 寂莫 ( )(4)幸亏 咀嚼 争辨 分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