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中,分子个数之比为 ;原子个数之比为 ;氧原子个数比为 。在温度和压强相等的条件下,氧气和氢气的密度比为 ,质量相等时的体积比为 ,体积相等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物质A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乙为金属单质,常温下,它在G 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 F 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有的反应的生成物未全部给出,反应条件也未注明)。请讨论以下两种情况(注:两种情况下各字母代表的物质可能不同)回答下列问题:(l)第一种情况: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 A、G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时,有大量白烟生成;甲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金属单质; D 和 F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①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②D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第二种情况:甲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B 为红棕色固体; C为无色气体,是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之一;D 的水溶液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①工业上,反应 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设备名称为: ②D和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简述检验D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 。④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反应Ⅰ、Ⅱ、Ⅲ均为完全转化。现取m克含A及少量杂质的样品,按上述过程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与反应),得到密度为ρ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a% 的G溶液n mL。则该样品中A的质量分数= (列出计算式即可)。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D、F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A、B、C、E、F五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在以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2)D、F的气态氢化物,沸点较高的是 (填分子式)。(3)A单质与C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化合为Z,常温下,向pH=a的Z的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b的X的水溶液,且a+b=14,充分作用后,溶液pH 7(填“>”“<”或“=”),原因是 。
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种成分:(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3)已知: 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A~F均为有机物,图中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①下列物质不能与C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a. 金属钠 b.HBr c.溶液 d.乙酸②写出F的结构简式 。③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任写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结构简式 。a.苯环上连接着三种不同官能团 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d.遇溶液显示特征颜色④综上分析,丙的结构简式为 。
(1)工业上以粗铜为原料采取如图所示流程制备硝酸铜晶体:①在步骤a中,还需要通入氧气和水,其目的是 。②在保温去铁的过程中,为使Fe3+沉淀完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根据下表数据,溶液的pH应保持在 范围。
不用加水的方法调节溶液pH的原因是 。③进行蒸发浓缩时,要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1,其目的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2)工业上常利用硝酸铜溶液电镀铜,电镀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图-2是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所绘出的硝酸铜晶体[ Cu(NO3)2·nH2O ]的溶解度曲线(温度在30℃前后对应不同的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A点时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 B点时两种晶体可以共存c. 按上述流程最终得到的晶体是Cu(NO3)2·3H2O d. 若将C点时的溶液降温至30℃以下,可以析出Cu(NO3)2·6H2O晶体
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及。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3)该反应的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