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填空: (1)鲸其实不属于鱼类,而是______________动物。 (2)鲸的种类很多,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一类是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感悟春天 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在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没有严寒,谁去仰视乔木的耸立?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对春的感感。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唐朝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品味春色、目送春鸟、沐浴春风,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感叹世事,感谢生活。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位女子可谓个贵妇,但从一墙春色中感悟到人伦之乐才是大乐,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是想得破,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英国诗人拜伦有二年春天看见一位盲人在沿街乞讨,旁边还有一个牌子写着八个字:“自幼失明,沿街乞讨。”但盆中只有稀稀落落几个钱。拜伦同情之下,马上给他改了八个字:“春天来了,我看不见!”哪里还有比看不见春天更痛苦的呢!路人一见之下,纷纷给以施舍。这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春天的魅力!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从第1段来看,作者认为“春光很金贵”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作者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读全文仔细体会,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结尾划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最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得张望着地周围分人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王,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磷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吹起,倒映 着的泥岩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悉(xī) 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你真美! 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凝固( ) ①结实,牢固 ②坚硬 ③坚决地 ④本来 掩埋( ) ①遮盖 ②关 ③乘人不备 文章的主要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哪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______”这个词是重点词。本文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的描写,写了小河______这一时间的景象。
阅读理解。 晋祠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 )有河,亭( )有井,路( )有溪。石( )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 )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成缕缕的丝,□在河底,□在岸边,□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成一条条大飘带,□亭□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水去观赏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根据原文填空。 (1)晋祠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晋祠的水,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方面给人以美感。 用横线画出描写晋祠水清的句子。 选择方位名词填在文中的括号内。(中 间 下 边) 选择填在方框内的一组恰当的动词。( ) A.铺、合、拉、织、穿、绕、挂 B.拉、铺、挂、合、织、穿、绕
课外阅读。盘古开天辟地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 哪里抓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泥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他用了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阅读文章后填空,并根据所填内容写一个阅读提要。(1)第1段至第5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6~9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10段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11段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提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盘古的描写有哪些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写出表示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结尾围绕一个“变”字展开,表现了盘古的神力。请展开想象描述,再补充几句“变”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登山观日出 嘹亮的军号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一骨碌爬起来,看看天空,满是星斗。为什么这么早就起床呢?哦,想起来了,今天夏令营的活动是登山观日出。 我们很快就整队出发了。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 )上附近的一座高山。天边( )起了鱼肚白,还有几颗星星在闪烁,辅导员指着一颗最亮的星星说,那就是启明星,它所在的方向就是东。渐渐地,鱼肚白变成了蛋青色,启明星闪着的那块天空红了起来。 天空越来越亮,东方越来越红。星星( )着,悄悄地( )走了。几片发红的云彩,也不知被谁( )上了一道金边,( )到一边去了。似乎舞台上的序曲已经结束,精彩的节目就要开始,我们( )住呼吸,等待着,等待着…… “出来啦!出来啦!” “快看,一个亮点!” “啊,变成了月亮!” “你看它一跳一跳,一晃一晃,像在水中浮动。” 半圆 扁圆 整圆,太阳在我们的欢呼声中,钻出了地平线,钻出了云层。大地突然变小,多大的太阳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太阳。 “你看它多红,像个大火球。” “不,它透明,应该说像又大又红的玻璃球” “你们说得都不对,我说它像个特别大的鸭蛋黄。” “哈哈哈……” 欢笑声中,再看看我们的大地:山岗像起伏的波浪,田野像碧绿的地毯,那镶嵌在地毯中的一条条银丝带是河流,一面面明镜是水库。红黄色的厂房从茂密的绿林中探出头来,烟囱伸出了强壮的臂膀。阳光照下来,给这一切镀了一层金。工厂的汽笛响了,公路上出现了奔驰的车辆;田野里,农民伯伯开始劳动了……啊!这 就是我们的祖国,她是这样年轻,这样美丽,这样生气勃勃。 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第二、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 镶 溜 眨 飘 屏 泛 登 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结束( ) 稀疏( ) 瘦弱( ) 指出下面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1)山岗像起伏的波浪,田野像碧绿的地毯,那镶嵌在地毯中的一条条银丝带是河流, 一面面明镜是水库。( ) (2)红黄色的厂房从茂密的绿林中探出头来,烟囱伸出了强壮的臂膀。( ) (3)她是这样年轻,她是这样美丽,她是这样生气勃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