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教材有氧呼吸装置,设计同时探究酵母菌20℃下分别培养6h和12h以及50℃下分别培养6h和12h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实验的观察记录表格。并说出检验的两种试剂。1)表格:2)两种试剂:试剂1 现象 。试剂2 现象 。
下图1和图2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1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 ,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 抗原细胞E细胞D沉淀或凝集反应(―→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3)细胞G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与 过程有关(填图1或图2)。(4)使细胞C增殖分化有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 ,另一种信号是 。(5)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1)甲模式中,若靶腺为甲状腺,则过度紧张时下丘脑分泌 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 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4)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通过丙模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是 。
回答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问题:(1)上图1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可知:图1中装置甲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图1中装置乙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导致这种电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离子大量流向膜内。(2)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①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 中,以防止被其他酶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 上的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 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②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 ,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③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 ,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 (缩短/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有同学认为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也有同学认为是有氧呼吸产生ATP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请完成下列实验:(1)供选的实验试剂:5%葡萄糖溶液、酵母菌细胞(试剂1)、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ATP溶液、蒸馏水。(2)实验步骤:①取锥形瓶完成如上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1号锥形瓶中都加10%的NaOH溶液,3号锥形瓶中都加澄清的石灰水。②A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0OmL的试剂2、10mL的5%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B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10mL的试剂2、10mL的5%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③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N2 5min,目的是_______,再将三套装置分别处理:A、B装置持续通入N2,C装置通入______________。④将三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25〜350C)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8〜10h)。⑤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是否进行无氧呼吸。(3)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①若A装置变浑浊,B装置不变浑浊,C装置变浑浊,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酵母菌无氧呼吸受氧气抑制,不受ATP抑制;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酵母菌无氧呼吸受ATP抑制,也受氧气抑制;④若 __________________ ,则酵母菌无氧呼吸不受ATP抑制,不受氧气抑制。
下图所示哺乳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动的调节.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由下丘脑通过胰岛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_______(2)在①、②、③、④四种激索中不是由垂体细胞合成的激素是_______(填序号)。(3)激素甲与激素乙在生理作用方面的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与肾上腺素在血糖调节方面的关系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