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D、E、F和G是初中化学内容涉及的物质,A、B是氧化物且A 是红色固体,D是浅绿色的溶液,G是蓝色溶液,E、F、G均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它 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表示前面的物质可转比为后面的物质;部分反应的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根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G物质的化学式是(写一个)。 (2)分别写出①、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 3、Na 2SO 4、NaOH、CaCO 3、NH 4HCO 3、Na 2CO 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
(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
(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 。
(4)向滤液B中通入CO 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I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其中,A、C、F、H含相同金属元素且所属物质类别不同,H、I类别相同;A、B为金属单质,B为紫红色;C、D为氧化物,C为红棕色固体;G溶液呈蓝色,E的浓溶液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 ;E的化学式 。
(2)F溶液的颜色 ;I所属物质类别是 。
(3)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④ 。
(4)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均较常见,且A﹣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D与E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写一个即可)。
垃圾回收,分类的关键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前提。某校化学实验室收集到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是由碳、镁、氧化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下实验:
(1)气体A是 。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种黑色固体(反应条件、其它反应物及多余的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D可能是 (填化学式)。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