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在下图中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①④⑤ B.③⑥⑧ C.④⑥⑦ D.⑥⑦⑧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族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属的族序数
D.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A. B.T2O与H2O C. D.金刚石与石墨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具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a2O2 B.MgCl2 C.NaOH D.HCl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医学研究证明,用放射性53135I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53135I的叙述正确的是

A.531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53135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53135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ⅦA族
D.53135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Zn(s)+H2SO4(aq)== ZnSO4(aq)+H2(g)的化学反应(反应放热),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1 mol锌的能量高于1 mol H2所含的能量
C.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11.2 L
D.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被还原
D.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0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反应A(g)+3B(g)2C(g)+2D(g),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是不同的情况下测得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2mol(L·min)         B.υ(B)=0.45 mol(L·s)
C.υ(C)=0.40 mol(L·min)        D.υ(D)=0.35 mol(L·min)

来源:2011-2012年浙江温州龙湾中学高一期中考试理科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和Y两元素组成化合物A和B,A的化学式为XY2,其中X占44.1%,B中X占34.5%,则B的化学式为

A.X2Y B.XY C.XY3 D.X3Y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断裂1 mol C—H键,要吸收热量414.4 kJ;断裂1 mol C—C键,要吸收热量347.4 kJ;生成1 mol C===C键,会放出热量615.3 kJ;生成1 mol H—H键,会放出热量435.3 kJ,某有机物分解的反应可表示为:
乙烷
若在反应中消耗了1 mol乙烷,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放出251.2 kJ的热量 B.该反应吸收251.2 kJ的热量
C.该反应放出125.6 kJ的热量 D.该反应吸收125.6 kJ的热量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能发生的反应中, 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B.碳酸钙和盐酸混合
C.足量的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
D.氯化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X B.金属性:Y>Z
C.非金属性:W>X D.阴离子的还原性:W-> X-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7.8 g Na2O2所含离子总数为0.4 NA
B.2.0 gD2O(重水)含有的质子数是NA
C.标准状况下,0.5 N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11.2 L
D.4℃时,18mL水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4 NA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W>Z> Y >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W>X
C.4种元素的氢化物中,一定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4种元素的常见单质中,只有Z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d质量不断减少,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来源:2011-2012年浙江温州龙湾中学高一期中考试文科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B.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C.HF分子内存在氢键
D.H2O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H2O之间形成氢键所致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6.5 g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燃烧 ②炸药爆炸 ③酸碱中和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⑥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⑦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分)非金属元素R,其单质4.8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RO29.6g,在R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R的元素名称为         其最高价为           ,与上下左右相邻元素比较,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           弱。用形式表示该元素的原子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的同时生成2n mol NH3
②氨的生成速率与氨的分解速率相等
③用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1∶3∶2的状态
④N2、H2、NH3浓度相等
⑤断开1个N≡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⑧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⑨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反应吸收的热量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今有氢氧燃料电池,则正极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_,负极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电极反应式为:正极__________              ____负极______      ______   ____,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如把H2改为甲烷、KOH作导电物质,则电极反应式为:负极_________          _______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则5min时,A的浓度为___  ___,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      __,x的值是__  ____。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A
 
 
 
 
 
 
B
 
 
 
D
E
F
 
 
C
I
 
G
 
 
H
 

(1)上述元素A、B、D、E、F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 稳定性比较:D的氢化物    G的氢化物(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一定条件下,A与E可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态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
(4)现有上表中所列字母代表的某一种元素,其单质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的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
(5)“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内需要有一种化合物来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O2,该物质应该是由上表中的元素组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船中需要制造一种适合航天员生存的人工态环境,还应该在氧气中充入一种稀释气体,该气体的结构式为________。
(6)举一例说明C和I金属性的强弱                              
(7)用电子式表示由I和H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碘钟”实验中,3I+S2O===I+2SO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mol·L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时间t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度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__________(填字母)。

A.<22.0 s B.22.0 s~44.0 s
C.>44.0 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