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项专题十一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Li2O2
B.SO2通入 BaCl2溶液可生成 BaSO3沉淀
C.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NH3通入热的 CuSO4溶液中能使 Cu2+还原成 Cu
来源: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1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将铜屑加入 Fe3+溶液中: 2Fe3++Cu=2Fe2++Cu2+
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8H+=3Fe3++4H2O
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Fe2++4H++NO3-=Fe3++2H2O+NO
D.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2Fe+6H+=2Fe3++3H2
来源: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1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E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来源: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1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三种稀酸对 F e - C r 合金随 C r 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image.png

A. 稀硝酸对 F e - C r 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B. 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 e + 6 H N O 3 ( ) = F e N O 3 ) 3 + 3 N O 2 + 3 H 2 O
C. C r 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 F e - C r 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D. 随着 C r 含量增加,稀硝酸对 F e - C r 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来源:2010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安徽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来源:2010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安徽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作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置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NO3-都氧化了Ag。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来源:2010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安徽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0.4gNaOH和1.069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

B.

C.

D.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多选)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 0.1 mol/L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B.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C.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D. 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5molFe2O3 、4molFe3O4和3molFe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纯铁1mol并在高温下和Fe2O3反应。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O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A.

A 4:3

B.

3:2

C.

3:1

D.

2:l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来源:2010年福建省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先用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SO2的体积分数为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选填序号)。
a. 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H2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 H2),除可用测量H2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来源:2010年福建省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已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材料制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Fe2+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Li2SO4LiOHLi2CO3在303K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g、12.7g和1.3g
(1)步骤Ⅰ前,B-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
(2)步骤Ⅰ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
(3)步骤Ⅱ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技金属离子有
(4)步骤Ⅲ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5)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 HClO B. Al2O3 C. N203 D. SiO2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海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BD为气态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E的名称分别为
(2)可选用不同的A进行反应①,若能在常温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只能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则反应物A应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新配制的F溶液应加入以防止其转化为G。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实验现象为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海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A族元素,常以化合物F存在。从单质A起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可由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的化学式为GD的电子式分别为
(3)DH反应可能生成的盐有(填化学式);
(4)实际生产中,可由F为原料制备单质A,简述一种制备方法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海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 H2SO4
B. AgI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C. K与水反应比 Li与水反应剧烈
D. 红磷在过量 Cl2中燃烧生成 PCl3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重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Ca,并含有3.5%(质量分数)CaO
(1)Ca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2)Ca与最活跃的非金属元素A形成化合物DD的电子式为
(3)配平用钙线氧脱鳞的化学方程式:
 P+FeO+CaO Ca3(PO4)2+Fe
(4)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M(OH)n,则检测Mn+的方法是(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5)取1.6g钙线试样,与水充分反映,生成224mlH2(标准状况),在向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最多能得到CaCO3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西高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EG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阴极物质是,电解质溶液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0.23molB和0.11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Ⅰ卷)理综化学部分全解全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