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酶、果糖、脂肪都含有 C、H、O、N四种元素
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
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D.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 DNA分子的特异性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均正确的是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在胰岛 B细胞中,将胰岛素原分子的 C段切除后加工成具有活性的胰岛素,并包裹在囊泡中的过程。胰岛素和 C段肽链在从胰岛 B细胞排出前,一直储存在此囊泡中。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应是

A.核糖体 B.细胞核 C.高尔基体 D.细胞质基质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自由扩散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小分子物质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
C.某物质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水分和葡萄糖都需要消耗 ATP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研人员在研究叶肉细胞中的某物质时,发现它是一种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 AT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分子式为 C xHyOzNw。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一种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一个
C.这种物质只存在于叶绿体中
D.这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中脱去(w-2)个水分子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某种酶进行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研究的酶有麦芽糖酶和蔗糖酶
B.三组实验能够证明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
C.实验结果表明,该种酶在温度为30 ℃、pH=7活性较高
D.在 pH=5或温度为 20 ℃的情况下该酶活性下降的原因相同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 O2,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C.[H]+O2―→H2O;线粒体内膜
D.H2O―→O2+[H];类囊体薄膜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是某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图可表示分裂末期,核膜逐渐形成
B.该图可表示分裂前期,核膜逐渐消失
C.该图所示时期,DNA聚合酶不行使其功能
D.该图所示的细胞内可能含有中心体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进行观察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月6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干细胞研究所工作的Sally Fempie等研究人
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并将该成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期刊上。关于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
B.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会发生变化
C.c过程形成富含脂肪的细胞时核 DNA含量减少
D.f过程所形成的子细胞中部分具有细胞周期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出现
①同源染色体配对 (联会 )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③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④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A.①④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共同点是

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
B.它们的形态、大小一般都是相同的
C.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 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图中的两对等位基因必定在不同对染色体上
B.甲图中的等位基因只遵循分离定律,乙图中的基因只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①②④⑤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让乙图中的某一亲本与aabb个体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之间的数量比是 1∶1∶1∶1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 A对灰鼠基因 a为显性,短尾基因 B对长尾基因 b为显性,且基因 A或 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9∶3∶3∶1
C.4∶2∶2∶1 D.1∶1∶1∶1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 T 2噬菌体为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实验,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变
B.选择 32P和 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
C.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DNA没有进入大肠杆菌
D.混合培养的时间、温度等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 DNA分子上的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通常

A.携带密码子
B.决定某一遗传性状
C.能转运氨基酸
D.具双螺旋结构,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发生在某细胞内一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该图所示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内
C.图中 A最可能代表核糖体
D.图中链①上可能存在密码子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秋水仙素和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

A.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前者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后者是抑制着丝点分裂
C.前者是抑制着丝点分裂,后者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都是抑制中心体的形成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所发生的两种变化,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 b所示的变异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C.均必定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 2和H 2O
B.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C.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酵母菌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准备滤纸条时,需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个角
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立即重复划线 2-3次
D.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过程所用的解离液是以质量分数 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配制而成的
B.B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避免影响染色
C.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D.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后,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3年Watson和 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A.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发现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
D.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都是杂合子
B.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子女的致病基因也可能来自父亲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Ⅰ过程需要 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
B.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C.mRNA发生改变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D.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 Ⅰ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 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如图表示 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如图表示细胞膜的__________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                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正常的CFTR蛋白约由 1500个氨基酸组成,那么直接指导该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至少由       个核苷酸组成。有一种CFTR基因突变会导致肽链错误折叠,使蛋白质的__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CFTR蛋白的正常功能。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病,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等特点。
(4)主动运输所需的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与被动运输的载体蛋白不同,该类蛋白都能催化                  水解。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过程;图2表示在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光反应中O2的生成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内,此处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图2中在______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3)图2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向________移动。如图所示中与 C点相符合的是 ________。

(4)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表达受性别影响,基因型与性状的关系如下表。某家庭有关秃顶(相关基因用 A、a表示)和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Ⅱ-1与Ⅱ-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1患秃顶的概率是__________,同时患秃顶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若Ⅱ-1与Ⅱ-2再生一个小孩,为降低发病风险,你会建议他们生____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为确保子代正常,怀孕后还应进行____________(填“基因诊断”或“羊水检查”)。
(4)研究发现秃顶遗传在性别中的差异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合理的推测是:雄性激素通过___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后会抑制________基因的表达。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番茄是一种常见的二倍体农作物(染色体 2N=24),开两性花。请回答下列一组问题。
(1)番茄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幼叶面积不断增大,这是细胞________和细胞________的结果;同时幼叶的绿色不断加深,这是由于__________含量增加的缘故。
(2)番茄叶型的正常叶对马铃薯叶显性。为了了解一株正常叶的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请补充完成以下实验思路:让该正常叶植株_____________,再观察其后代的叶型,如果后代表现为___________,则可以认为该植株是纯合子;如果后代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是杂合子。
(3)番茄中有一种三体,其 6号染色体有三条 (比正常的番茄多了一条 6号染色体,如右图所示 )。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配对的2条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不能配对的那 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染色体(如5号染色体)则正常配对、分离。

①三体番茄________(“是”或“不是”)二倍体。
②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番茄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
③在答题卷的方框中绘出三体番茄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解。(只要求画出 5、6号染色体,并用“5号、6号”字样标明相应的染色体)。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