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 ①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②。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①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②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1)词的上片通过 、云物俱鲜、 表现"西湖好"。
(2)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享》赏析有误的一项(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 |
这首词是辛弃疾担任镇江知府,在登上北固山时创作的一首著名的怀古永志之词。 |
B. |
"悠悠"指时间久远,也指词人思绪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透露出时光流逝的伤感。 |
C. |
下阙两次用典,借赞颂孙权不畏强权来讽刺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表现词人的爱国情怀。 |
D. |
全词简洁明快,以三问三答、层层推进来结构全篇,既相互呼应,又层次分明。 |
选出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 )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即问,表达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
B.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起舞的美好情景,胜似人间。 |
C. |
"无眠",表现离别之人在月圆之夜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暗示了作者的忧伤。 |
D.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抒发作者对天下所有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凤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这首词为辛弃疾赋闲隐居江西上饶一带时所作。
(1)简要概括"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渲染了什么气氛。
(2)下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赏析。
小园(其一) ①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 ②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
[注]①这是淳熙八年(1181)四月陆游在浙江山阴三山居住时,写的一首田园诗。②柘(zhè):树名,其叶可养蚕。
(1)这首诗前两句通过写"烟草"" ""斜径"等景物,营造一种 的氛围。
(2)"卧读陶诗未终卷"中"卧"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3)请你从下面两个选项中选择.项填入尾句□□处(填序号),并说出理由。
A. |
捉虾 |
B. |
锄瓜 |
你的选择是( ),理由: 。
江村 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②,微躯 ③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宋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郎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这期间。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体给,这里指钱来。③饭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①首联中的"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
②首联中"长夏"点明时间,"江村"二字照应题目,"事事幽"则统领整首诗。
③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
④诗人颠沛半生,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儿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⑤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碛中作 ①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 ②,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③
[唐]岑参
醉后未能别,待醒方送君。
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
(选自《高适岑参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释]①这首诗是岑参赴安西途中经过大沙漠时所作。碛(qì):沙漠。②天:形容极西的地方。③镇西:安西大都护府。
辛文房评价岑诗超越"常情"。任选上面一首诗歌,从内容、情感等角度,分析其超越"常情"的体现。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有同学将前四句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说服他。
(2)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前人评述此诗通篇不着一"忆"字,却"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请选择其中一联加以分析。
阅读。
山园小梅
(宋)林逋 ①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 ②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 ③共金尊。
注:①诗人种梅养鹤成舞,终身不娶,世称其"梅妻鹤子"。②合:应该。③檀板:演唱时用的木拍板,此处指歌唱。
(1)诗中描绘的"梅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本诗艺术表现"绝伦""曲尽其妙",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汉江临泛
王维[唐代 ]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 ①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 ②浮前浦 ③,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①九派:这里指江西九江。②郡邑:指汉江两岸的城镇。③浦:水边。
张家界某电视台邀请你参加《汉江临泛》的短视频拍摄,需要你帮助完成脚本设计指导。
(1)画面提示 |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B.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请展开想象,从A、B两句中住选一句再现"诗中有画"的意境: 我选 , 。 |
(2)情感指导 |
诗人情感: 。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 ①,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释]①能结束:善于戎装打扮。
(1)诗人对军中将士有什么情感?
(2)"牧马群嘶边草绿"中的"绿"字用得精妙,请谈谈妙在何处。
古诗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 ①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 诗,《南征》押韵工整,押 韵。
(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乙诗】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 ①溪水出前村。
【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乙诗】前两句用" "" "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
(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 |
B. |
【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
C. |
【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
D. |
【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