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天体及天体系统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及八大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自转的特征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
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
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人类宇宙观念的发展
宇宙探测
地球的普通性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锋面系统与天气
气压系统与天气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天气图
保护大气环境的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意义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洋流的概念和类型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海洋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措施
地壳的物质组成
矿物和岩石的关系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和板块构造示意图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地壳物质循环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气候类型的判读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表现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乡村和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形成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主要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灾害防治
新能源的开发
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现状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城市地域结构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城市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金融和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全球性和地域性
环境问题的后果
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与人口、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与国情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
中国的领土组成
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大都市的区域辐射功能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常用地图投影及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遥感图像在地图制作中的作用
遥感的主要功能
GPS的基本工作原理
GPS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GPS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
GPS在导航领域中的应用
GPS在军事、野外勘探等领域中的应用
GIS的基本功能
地图数字化的基本方法
GIS软件中建立数据表
GIS软件中改变图层显示的方法
GIS的查询方法
用GIS软件制作、输出专题地图
浏览网络GIS地图,查询有关信息
3S技术的综合应用
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含义
宇宙与地球
宇宙
“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
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意义
天球坐标系简图
星图
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
太阳系和地月系
太阳的圈层结构
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月球概况及其运动特征
月相图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地球的演化
地质年代的划分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壳运动
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海陆分布及地表形态特征的原因
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表景观图
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底地形图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海洋开发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
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风暴潮的成因及其危害与应对措施
海啸的成因及其危害与应对措施
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海洋权益
内水、领海和毗连区的概念
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内涵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
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旅游点的选择和合理的旅游路线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现代旅游的特点和要素
城乡规划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城乡分布、规划
现代城市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如何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项目选址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城乡规划中工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农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交通运输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商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文化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
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
居住小区的环境特点与结构功能
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不同的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
文化设施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台风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寒潮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干旱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洪涝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自然灾害、防灾与减灾
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信息技术在灾害预测、灾情监测评估中的作用
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环境保护
环境与资源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非可再生资源耗竭采取的相应措施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环境污染与防治、管理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选修2——海洋地理】
下图表示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差值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M、N两海域的盐度大小,并分析原因。
(2)分析甲国沿海地区降水量异常增多对该国渔业生产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海洋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世纪人类将进入海洋经济时代,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现象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有

A.河流上兴建大型水库
B.海上石油运输的迅速发展
C.全球气候变暖
D.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外流河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上,主要是因为

A.这里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
B.这里海水运动规模和强度不大
C.入海河流可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D.沿海工厂排入的污水中富含氮、磷等必要的营养元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的陆域空间和可用资源越来越稀缺,我国将目光转向辽阔的海洋。21世纪,我国进一步实施南海开发战略。南海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对外贸易、海域安全等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永兴岛是三沙市的行政中心,面积约2.6平方千米,属于珊瑚岛。红树林是世界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素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等美称,对地区生态起着平衡作用,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南海海岸为我国红树林的重要分布区。下图为南海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描述我国南海区域地理位置的特点。
(2)简述我国南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简述红树林的生态效益。
(4)三沙市海域广阔,但陆地面积小,该市以永兴岛为“试验田”填海造陆,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中国在夏威夷东南方海底区域(东北太平洋C-C海区)拥有一块多金属锰结核资源采矿区。下图为夏威夷群岛部分岛屿岩石年龄及东北太平洋海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成因分类,夏威夷群岛是岛。
(2)夏威夷群岛位于 板块,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判断理由是
(3)夏季,与夏威夷群岛所在海域相比,太平洋西岸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较低,原因是
(4)东北太平洋C-C海区海底地形为,该海底地形特点是。对我国而言,该海域属于(填写序号)。
①领海   ②毗连区   ③经济专属区   ④公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海洋地理】2014年12月2日,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港启航,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该护航编队途经的印度洋海域图(图19),回答下列问题。

(1)2014年12月,护航编队在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很小,原因是        
经北印度洋海区时为      (顺/逆)风      (顺/逆)水。
(2)图中B处海岛类型为             ,近年来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B所在国家建了许多人工漂浮岛屿,其属于利用海洋的         资源。
(3)图中C海域是世界上风暴潮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试从气象、地形、水文、海湾形态等角度分析原因。
(4)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请简要分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选修2——海洋地理】
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域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海域波浪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9分)
(2)说出目前影响世界波浪能开发的限制条件。(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海洋,将会使地球上的人们生活得更富有、更美好。下图为2014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和1999~2014年河北昌黎文昌鱼栖息密度及生物量变化趋势图,下表为2014年我国部分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监测结果统计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重点岸段
侵蚀海岸类型
监测海岸长度
(公里)
侵蚀海岸长度
(公里)
最大侵蚀速度
(米/年)
平均侵蚀速度
(米/年)
龙口至烟台
砂质
246.7
6.8
6.0
2.8
崇明东滩南侧
粉砂淤泥质
48.0
2.9
22.0
4.4
雷州市赤坎村
砂质
0.8
0.8
12.0
5.0
海口市南渡江
砂质
10.7
10.5
8.3
3.9

(1)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与图中的①②③对应序号是                     
(2)2002年以来,文昌鱼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总体呈       ,导致文昌鱼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在某些年份的不同步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3)由表中可知,重点岸段中实际侵蚀海岸比例最大的是       ;与最大侵蚀速度相比,平均侵蚀速度相差最大的是       
(4)导致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主要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下图为全球海洋pH值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喷发的 CO2溶于海水所致 B.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
C.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所致 D.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

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B.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C.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 D.珊瑚礁保护形势更严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选修2-海洋地理】
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图示意我国莱海域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海域波浪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2)说出目前影响世界波浪能开发的限制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海洋地理】希腊总统2015年2月19日在总统府会见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指挥员张传书时说,中远集团正在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建成地中海地区的最大港口,这不仅对希腊有利, 对本地区所有国家都有利。图为比雷埃夫斯附近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雷埃夫斯港口海岸类型属   ,其特征有   
(2)比雷埃夫斯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港口建设须防范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5分)
(3)港口建设使用中需注意防止    、   造成海洋污染。(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都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立足之地。图甲是我国海域图。
材料二: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问所进行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图乙为2008—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

材料三: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海洋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业等。
(1)我国海域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形成了丰富的       资源(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炼制加工不断取得突破、海洋油气产业迅猛发展,这属于海洋第       产业。
(2)据材料二,分析2008年—2012年我国海洋三大产业产值的变化特点。       
(3)2012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填数值),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4)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海洋地理]2014年12月2日,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海港启航,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该护航编队途经的印度洋海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14年12月,护航编队在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很小,原因是  。途经A海区时为  (顺/逆)风  (顺/逆)水。
(2)图中B处海岛类型为  ,近年来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B所在国家建了许多人工漂浮岛屿,其属于利用海洋的  资源。
(3)图中C海域是世界上风暴潮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试从气象、地形、水文、海湾形态等角度分析原因。 
(4)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较为丰富,请简要分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选修2—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江苏沿海地区是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沿海开发范围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的全部区域。海岸类型多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全国海洋资源富集区域之一。大丰港位于江苏省中部沿海,是江苏省正在建设的重要港口之一,大丰港利用海域内的潮汐通道——“西洋深槽”,从陆上建堤修桥至深水区,建设深水良港,打通苏中地区出海通道,港口直通韩国、日本以及东亚各大港口,同时连接沿海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大丰港经济开发区依托港口而建。下图为江苏省海岸带示意图

(1)江苏沿海的盐场的分布特点,并指出江苏沿海滩涂的利用方式有哪些。
(2)简述江苏省提出建设大丰港的有利区位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海洋地理】读二月和八月江浙沪近海地区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图中数值为盐度值,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表示的是       月份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该地区的海岸类型大致以上海为界,以北主要为     海岸,以南主要为      海岸。
(3)A海域有我国最大的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4)针对该地区沿海海水污染程度较大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海洋地理】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滨海城市局部海岸的变迁,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海岸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该区域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高中地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