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这说明(  )

A.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 D.美国经济受到欧洲挑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个主题下的重要议题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对APEC作用的表述最全面和准确的是有利于(  )
A.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B.促进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
C.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
D.巩固中国在亚太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2年5月15日戴高乐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如果欧洲不包括法国人的法国,德国人的德国以及意大利人的意大利,我不相信这个欧洲还能有什么存在的现实性。……现在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不可能有别的欧洲。”由此可见,戴高乐(    )
①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观          ②不满马歇尔计划对法国控制
③反对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④表达对欧洲联合的强烈愿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洋自古以来就成为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路径,大国崛起无一不是建立在对海洋的控制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忙。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斤,相当于2 000头骆驼的运输量。
材料二 近代以来,海洋成为财富的象征,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近400多年的大西洋时代。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西洋时代结束了,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
——何芳川《太平洋时代和中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西方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大西洋时代主导近400多年的原因。
(3)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外史实,从经济的角度列举“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的具体表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联盟的形成,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它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一则招标公告,据所学知识判断        处应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内部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该组织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欧洲联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国家汽车数量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
1957年和1965年汽车消费增长数据

国 别
1957年
1965年
法 国
3476000
7842000
联邦德国
2456288
8103600
意大利
1051004
5469981
瑞 典
796000
1793000

A.成立欧洲共同体                        B.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快速的技术变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它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 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  )

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7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说:“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至成为使美国感到极为不舒服的竞争对手。”这些话(  )

A.与当时的历史事实基本相符 B.说明法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C.说明欧共体的成立步履维艰 D.证明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