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

A.

军用工业由官办专为商办

B.

"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

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

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

A.

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

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

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

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Ⅲ高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1-07-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最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来源:2020年海南省高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1-07-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