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来源: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降雨B.活性炭净水

C.醋酸除水垢D.酒精清洗碘渍

来源: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我国防控“新冠”疫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下列防疫相关措施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裁切无纺布制作口罩B.合成抗病毒药物

C.对消毒液加水稀释D.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来源: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磷燃烧B.粮食酿酒C.面包发霉D.干冰升华

来源:2021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达州市大竹县素有“苎麻之乡”的美誉,由苎麻制成的衣服舒适透气,深受人们喜爱,且飘洋过海畅销海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收割麻杆B.晾晒麻条C.麻条消毒D.纺织成布

来源: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漫步月面B.采集月壤C.展示国旗D.点火返航

来源: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佩戴口罩

B.

测量体温

C.

酒精消毒

D.

清水洗手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丝织网

B.

矿石炼铁

C.

钢铁生锈

D.

湿法炼铜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此过程海水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雪糕融化

B.

木炭燃烧

C.

湿衣服晾干

D.

矿石粉碎

来源: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湿衣晾干

B.

玻璃破碎

C.

冰雪融化

D.

纸张燃烧

来源:2021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市即将正式跨入高铁时代。高铁钢轨制造使用的是含锰钢,轨道铺设时每段钢轨的长度达1~2千米,从而大幅减少了轨道接口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造钢轨的材料是铁的合金

B.

钢轨制造时加入锰是为了增大硬度、增强韧性

C.

在钢轨接口处涂上油或扣上帽,可以防止接口锈蚀

D.

钢轨热胀冷缩、歪曲变形是化学变化

来源: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能用于物品加工,下列加工方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

用铁水铸成锅

C.

用砂纸打磨铝片

D.

用葡萄酿制葡萄酒

来源:2021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来源:2021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候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有超过25万种生物生活在其中,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忠实“朋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了绝大部分全球变暖的热量,还“消化”了2~3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速度及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海洋变暖的速度增加了1倍。在过去的20年里,所有大洋盆地都观测到了持续数天到数月的极端海洋高温天气,即“海洋高温热浪”,它可以延伸数千公里的范围,深达数百米。热浪频发,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约3.6mm,为1901~1990年期间上升速度的2.5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会影响牡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      (举1例,下同),能源有      

(2)海洋吸收热量发生的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海洋高温热浪”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              。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来源:2021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