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科学探究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事实验证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科学探究能力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
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充气包装的成分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
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实验步骤的探究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基本的实验技能
用于加热的仪器
测量容器-量筒
称量器-托盘天平
加热器皿-酒精灯
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
分离物质的仪器
量气装置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物质的溶解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蒸发与蒸馏操作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玻璃仪器的洗涤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气体的净化(除杂)
气体的干燥(除水)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
证明碳酸盐
证明铵盐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化学的基本常识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化学的研究领域
化学的用途
绿色化学
蜡烛燃烧实验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
有关化学之最
化学常识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组成的测定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用途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氧气的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常见气体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毒性
探究氧气的性质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水与常见的溶液
电解水实验
水的组成
水的性质和应用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水的净化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硬水与软水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常见的溶剂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的质量分数
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金属与金属矿物
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铁的冶炼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生铁和钢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铁锈的主要成分
金属资源的保护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酸碱溶液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酸碱盐的应用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常用盐的用途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肥的简易鉴别
铵态氮肥的检验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纯碱的制取
酸碱盐的溶解性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酸、碱、盐的鉴别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物质的简单分类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物质的鉴别、推断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微粒构成物质
物质的微粒性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认识化学元素
元素的概念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元素组成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物质组成的表示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化合价的概念
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概念
阿伏伽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的特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氧化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酸、碱性废水的处理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还原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防范爆炸的措施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石油的组成
石油加工的产物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海洋中的资源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燃烧和爆炸实验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氢气的爆鸣实验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塑料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与降解
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
白色污染与防治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化学物质与健康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均衡营养与健康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加碘盐的检验
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毒品的危害性及预防
药品的分类
家庭常备药品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无土栽培

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存放

B.

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

溶液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

事故处理: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来源: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某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1)用20.3g溶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能配制上述稀盐酸    g(结果精确到1g)。

(2)若需收集10瓶(每瓶以125mL计算)二氧化碳气体,同至少需要多少克上述稀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反应才能制得(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g/L)?(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g)

来源: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较难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 6H 8O 6)主要从蔬菜、水果中摄取,计算: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2)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维生素C的溶液300g,若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3%的维生素C的溶液,问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3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较难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D.

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数据处理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下列图示中,不能正确反映化学原理及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B.稀释浓硫酸

C.向pH=4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向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Zn粉、Al粉、Mg粉

来源: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铁、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B.

C.D.

来源: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符合的是(  )

A.加水稀释NaOH溶液

B.加热分解KMnO4固体

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

D.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OH溶液

来源:2020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小明利用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实验流程如图:

资料:①Fe2(SO43+Fe═3FeSO4;②硫酸亚铁容易被氧化为硫酸铁等物质。

(1)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克。

(2)写出该实验中的一条化学方程式(除资料①中的反应外)  

(3)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要确保铁有少量剩余,其目的是  

来源: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说明:NaHCO 3饱和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装置气密性良好;其他连接装置略)

实验一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2)用A、C装置制取氧气,所需药品是   

实验二:制取较纯净的CO 2并探究其性质

[药品准备]将30g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为9%的稀盐酸

(3)计算加入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为1.0g/cm 3

(4)配制稀盐酸时所需仪器有   (填序号)。

①量筒 ②玻璃棒 ③蒸发皿 ④胶头滴管 ⑤烧杯 ⑥托盘天平

[操作步骤]

步骤一:在A装置中加入足量石灰石,依次连接A、B、C装置,再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一段时间后,经检验A、B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净。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二:待A中反应停止后,拆下C装置,再将D装置与A、B连接,关闭活塞K,   (补全实验步骤),在D中收集实验所需的较纯净的CO 2

步骤三:打开活塞K,用一支50mL注射器从D中缓慢抽取20mL CO 2,关闭K,再抽取20mL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溶液,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器的针孔,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交流]步骤一中能充分证明A、B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净的可靠方法是   

[后续探究]……

来源:2020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签

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来源:2020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B.

C.D.

来源: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之一。

(1)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0.37%(pH约为1)的稀盐酸。

①所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g,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  g。

②已知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量取上述所需浓盐酸用到的仪器是  (填标号)。

A.10mL量筒

B.50mL量筒

C.试管

D.胶头滴管

③测定所配稀盐酸的酸碱度,应将pH试纸放置在  上。

(2)取少量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得到白色浑浊液,滴加1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取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粉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如图示意图中,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填标号)。

来源: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添加SO2可防止其变质,但须严格控制用量,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中规定SO2的含量≤259mg/L。

(1)SO2作为食品添加剂须严格控制用量的原因是  

(2)为检测某国产葡萄酒SO2中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 取100mL该葡萄酒于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H2O2溶液,将SO2完全转化成硫酸。

步骤2 向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该指示剂在pH<7的溶液中显紫色,在pH>7的溶液中显绿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测得锥形瓶中硫酸的质量为14.7mg。

①步骤2中,滴入指示剂后溶液呈  色。

②向10g 30%的H2O2溶液中加入  g水,可稀释为10%的H2O2溶液。

③通过计算判断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来源: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1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较难

潍坊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氯化钠占整个海洋盐类的80%以上.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钾

B.取出部分上层溶液,可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

C.可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

D.将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来源: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1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常温下酸溶液的pH   7(">"、"<"或"="),硫酸是用途广泛的酸,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   

来源:2018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0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初中化学酸碱溶液的稀释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