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物质
物态变化
物质的物理特征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温度
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沸腾及沸腾条件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蒸发及其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化及液化现象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属性
物质的基本属性
质量及其特性
质量的估测
质量的单位换算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天平的使用
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
密度及其特性
密度的大小比较
密度的计算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量筒的使用
固体密度的测量
液体密度的测量
设计实验测密度
密度与温度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物理学方法
物理常识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物质结构与物体尺度
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
原子的核式模型
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
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新材料及应用
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的应用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纳米材料的其它知识
运动和相互作用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参照物及其选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子的热运动
电磁相互作用
运动和力
时间的估测
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估测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速度与物体运动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速度的计算
运动快慢的比较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力作用的相互性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
惯性
惯性现象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力平衡的概念
平衡状态的判断
平衡力的辨别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图象的结合
力的合成与应用
力和机械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弹力
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
重力
重力大小的估测
重力的计算
重心
重力的方向
重力示意图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种类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力的示意图
有关摩擦力实验的设计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杠杆及其五要素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分类
力臂的画法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杠杆的应用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斜面与轮轴
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压强和浮力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压强
压强大小比较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连通器原理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利用平衡法求液体密度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气压计和抽水机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飞机的升力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浮力产生的原因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浮力大小的计算
浮力的利用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速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回声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人耳的构成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双耳效应
音调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度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音色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噪声及其来源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与信息
声与能量
声音的综合利用
光现象
光源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光线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光反射的可逆性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
凸面镜和凹面镜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光折射的可逆性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光的色散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
红外线
紫外线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分类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透镜的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显微镜
望远镜
生活中的透镜
电和磁
磁性、磁体、磁极
磁化
磁性材料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磁场
磁感线及其特点
地磁场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磁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左手定则
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实用电动机的构造、特点和应用
电磁感应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交流电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
调制、调谐和解调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移动通信
网络通信
光纤通信
卫星中继通信
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信息与信息传播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电话机的原理
能量
能量
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能量的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观点的应用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
功的概念
力做功的必要因素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功的大小比较
功的计算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功的原理
功的原理的探究实验
有用功和额外功
能量转化的现象
能量转化的应用
永动机
机械能
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机械效率的计算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杠杆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机械效率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功率的概念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功率大小的比较
功率的计算
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功率的测量实验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动能大小的比较
势能大小的比较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动能的影响因素
势能的影响因素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与势能的应用
机械能的概念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机械能守恒条件
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内能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热量的概念
内能的概念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热量的计算
分子间的作用力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
热机
热机的效率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有关热机的计算
蒸气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原理
分子的运动
扩散现象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电流与电路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静电现象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物体带电现象
正电荷与负电荷
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电量及其计算
等效电路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电流的形成
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电流的大小
电源及其能量转化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导体
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金属导电的实质
电路的组成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电路的三种状态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实物的电路连接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电流表的连接
欧姆定律
电压
电压的测量仪器
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电压表的连接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电阻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并联
伏安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的连接
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
测电笔的使用
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
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
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安全用电原则
电路的简化与计算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电路图设计
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与电能
电功的实质
电功与电能的计算
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电功的测量
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电功率的计算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实际电压
实际功率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焦耳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电能的输送
家用电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
能源的分类
新能源
核能
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核聚变
核裂变
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的转化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
太阳能的其他相关计算
能源革命
能源危机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理想能源
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火箭
超纲知识

关于材料、能量、能源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能量的转移与转化不具有方向性

B.

目前世界上的核能发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建成的

C.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纳米材料统指合成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在 1 ~ 100 nm 范围内的材料

来源: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声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纹锁在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是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

B.“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太阳能、风能、核能是目前正在努力研究、开发的新能源,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

来源: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

A.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B.两个斜面相对连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冲上右斜面

C.电水壶里的水沸腾后断电,水的沸腾却一直持续下去

D.出枪膛的子弹射穿木板后,以更快的速度继续运动

来源:2018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当今世界的很多地区冲突或战争都与能源和资源有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潮汐能都是一次能源

B.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D.人类社会面临能源危机,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消耗殆尽

来源:2017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不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  。除此之外,能量的转化还存在一定的  性。

来源: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大量利用太阳能会造成“温室效应”

B.因为能量守恒,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来发电的

D.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来源:2017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关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B.能量转移和转化没有方向性

C.电取暖器辐射到房间里的热量可以再利用

D.汽车由于刹车散失的热量可以再自动地用来驱动汽车

来源: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汤姆孙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煤、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能量的转化与转移具有方向性

D.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

来源: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通讯工具。它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随着手机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太阳能充电等先进技术逐步走入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右图是一款手机无线充电实物图,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能。人类是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利用能量,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  的,因此可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

来源: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关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归根结底来自远古时期的太阳能

B.自然界中水能的循环再生过程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C.空调将室内空气的内能转移至高温的室外需要消耗电能

D.热水自然变凉,能量自发的从高温物体转移至低温物体

来源:2020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关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能要转化为光能、内能、动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才能被利用,因此电能是一次能源             

B.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是守恒的,因此一切能量都可以利用

C.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D.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的

来源: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没有方向性的,是可逆的

B.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裂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

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来源:2019年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能源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目前的核电站是靠原子核的裂变进行发电的

B.能量转化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D.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来源: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有一定值电阻,当其两端的电压为 9 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 . 9 A ,它的电阻是   Ω ;如果它两端的电压为 15 V ,通过它的电流是   A ;核电站是利用核  (选填“聚变”或“裂变” ) 产生的能量发电的;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它的动能转化为地面、轮胎、空气的内能,但这些内能无法自动转化回去,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  的。

来源: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日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D.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

来源: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初中物理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