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两类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每空1分,共6分)
(1)图甲表示____________结构图,它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生殖。在环境恶劣时,有些能形成_____________来度过不良时期。
(2)图乙表示_____________的结构图,它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__生殖。
(3)甲与乙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
下图是肌肉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每空1分,共6分)
(1)当上肢伸肘时,( )____________收缩,( )_____________舒张。
(2)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
A.肘关节 | B.骨 | C.骨骼肌 | D.骨骼 |
(3)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至少是由__________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补充完整: → →狼;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
(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__ __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
鹿群数量先是因狼群数量的骤减而__ _ ,后则因植被的 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能力,外来干扰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 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是生态系统_______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维持_______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调查后绘出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若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农作物—→昆虫—→X—→蛇”,X既可以代表鸟,也可以代表 。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
(3)收获季节,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农作物秸秆,乌烟弥漫,这种做法的危害是 。对此该小组建议利用秸秆生产混合地膜,替代农业上使用的塑料地膜。混合地膜在土壤中很快会被分解,分解该地膜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者。
(4)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固定的光能。这些能量是通过 和食物网流动的。
(5)一段时间来,该农田生态系统鼠害、虫害猖獗。调查发现,这是人们大量捕捉农田中的 、 和鸟,破坏了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的相对 而造成的。
从一个细胞到青春洋溢的初中生,生命给了我太多的惊奇。(参看下图)
⑴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 的细胞,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的 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脐带和 从妈妈那儿获得营养。
⑵爸、妈都是双眼皮,我却是个单眼皮,这是一种 现象,若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用a 表示,那么,控制我的眼睑的基因组成是 。
⑶我是个男孩,我的性染色体是 。
⑷青春期的我开始长胡子了,这和性器官中的 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我要积极锻炼,努力学习,不虚度青春好时光。
以下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1 |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2 |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
萌发 |
3 |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
未萌发 |
4 |
10粒相同种子,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1)本实验中,共有几个对照组? 。它们分别是
。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该如何设计探究方案?探究的结论又是什么?
(4)若该实验所用的种子是玉米,进一步探究种子的成分时,用 滴在玉米粒纵切面上,玉米粒纵切面大部分被染成蓝色。你认为玉米种子贮藏的养分的结构主要是 。
(5)如果将饱满、活力旺盛的玉米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两组,两组种子所处温度、空气条件相同,甲组种在肥沃、潮湿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潮湿的土壤中,你认为两组种子是否会同时萌发__________。而若将空瘪或煮熟玉米粒种在上述两种环境中,你认为会不会萌发__________。该探究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龙同学在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时,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下图):将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室外3~4小时后,取出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结果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 燃了,伸入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请分析回答
⑴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燃了,说明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气体);伸入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说明金鱼藻在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⑵设计乙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设置 实验,其变量是 。
⑶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⑴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打开阀 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原因是: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 (气体)。
⑵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根尖的 区吸收后,由木质部的 自下往上运输到叶片。
某兴趣小组进行“验证光合作用条件和产物”的实验:将银边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B处从两面遮盖(如图一),光照几小时,摘下这片叶,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取出,滴加碘液(如图二)。请分析回答:
(1)将银边天竺葵提前放在暗处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实验中, 与C这一组对照的实验变量是叶绿体,而 与C这一组对照的实验变量是光照。
(3)这样处理后,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你认为是什么物质溶于酒精? ;滴加碘液后,叶片A处不变蓝,C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而B处不变蓝,C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上述实验同时也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所做的实验设计。请回答: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 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 。
(2)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环境,应将1、2两支试管放在5℃或37℃的水中?
℃。
(3)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2号试管 (填“变蓝”或“不变蓝”),该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淀粉酶分解了。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的起点是 。
某小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请据下图分析回答:
⑴若使用图1所示的镜头,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倍。
⑵实验中对细胞进行染色的液体应是图2中的 。
⑶该组同学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与图3中的 (填“甲”或“乙”)结构相同。判断依据是“甲”不具有 。
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量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的曲线(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曲线图,判断甲、乙两人中糖代谢不正常的是 ,患有 病。
(2)曲线BC的下降与 分泌 有关。
(3)患者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
(4)体验检血时要求空腹,否则血糖会升高,这是因为 的生理过程。
试一试,你能运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植物生理作用的原理解答实际问题吗?如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
;同时,植株根部总是带土移栽,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根毛,保证移栽后植株对______和无机盐的正常吸收,防止移栽后植物萎蔫;大棚内栽种作物,在增加光照的同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其目的是提高植物的_______ ,促进有机物的合成;在水涝地中,植物受危害的原因是根的 作用受到抑制。在盐碱地中不利植物生长,原因是 ;新鲜果蔬在自然状态下贮藏久了要空心,这是因为 ,所以,新鲜果蔬常要 贮藏。
请回答下面有关营养与健康的问题:
(1)下表给出A、B、C、D四种食物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食物 (100克) |
糖 类 (克) |
脂 肪 (克) |
蛋白质 (克) |
维生素A (毫克) |
维生素C (毫克) |
维生素D (毫克) |
A |
45 |
8 |
3 |
38 |
10 |
11 |
B |
55 |
10 |
12 |
5 |
15 |
1 |
C |
30 |
5 |
5 |
5 |
108 |
15 |
D |
20 |
4 |
3 |
0.9 |
11 |
35 |
①分析表中食物成分含量可知,常食用食物 (填字母)有助于预防夜盲症;常食用食物 (填字母)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常食用食物
(填字母)有助于预防坏血病。
②若食物B中含有较多的铁,则食物B适合作 患者的常用食物。
③上表四种食物(各100克)中,能提供最多能量的是食物 (填字母)。
(2)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表现在:无机盐摄入量不足,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逐年增多。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国务院批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到2010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近500万中小学生受益。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①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是因为无机盐中的 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②多糖分、高脂肪饮食使人肥胖,是因为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 。
③“学生饮用奶”富含的维生素 能促进钙的吸收。
④“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还因为牛奶中所含的 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