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 |
B.拉马克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
C.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 |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生物学”这个名词 |
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好,但到了80年代效果却不好,其原因是( )
A.80年代的DDT质量差 |
B.稻螟长期污染 DDT,体表产生了保护膜 |
C.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的比例增大 |
D.长期使用DDT,使稻螟体类产生抗体 |
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 B.人工选择 | C.生存环境不同 | D.食物不同 |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某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太高 | B.这些物种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
C.生物太多,食物缺乏 | D.这些生物遗传物质改变太快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 B.生物由陆生向水生进化 |
C.鸟类由两栖类进化而来的 | D.自然选择学说是由孟德尔出来的 |
运用生物学知识判断下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B.孔雀开屏、蜜蜂采蜜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
C.桃子的可食部分是由桃花雌蕊的子房壁发育而成 |
D.人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子宫 |
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
B.生物常常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 |
C.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 |
D.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不断变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 B.人工选择的结果 |
C.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 D.生物变异的结果 |
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
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 |
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
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 |
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 |
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味物质释放出来,吸引雄蜂前来交尾。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兰花蜂的这种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B.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兰花的香味物质减少,会导致兰花蜂的数量减少 |
C.兰花与兰花蜂之间为捕食关系 |
D.兰花的香味物质不是兰花蜂分泌的性外激素 |
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的是( )
(1)生长发育 (2)遗传变异 (3)进化的原因 (4)适应性 (5)多样性
A.(3)(4)(5) | B.(1)(3)(4) | C.(1)(3)(5) | D.(2)(3)(5) |
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 ( )
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 | B.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
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 | D.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