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 )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
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 |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
D. |
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 |
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化学式为 ),使叮咬处痛痒。下列有关蚁酸说法错误的是( )
A. |
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 |
蚁酸由5个原子构成 |
C. |
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
D. |
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观察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
B. |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
C. |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
D. |
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 |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海水、河水等天然水是混合物 |
B. |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
C. |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
D. |
水中的一些可溶性杂质可用活性炭吸附 |
“关爱生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在食品中大量添加铁元素 |
B. |
为节约粮食,蒸煮霉变大米后食用 |
C. |
为预防可燃性气体爆炸,加油站严禁烟火 |
D. |
为减少热量散失,冬季室内烧炭取暖时门窗紧闭 |
下列图示是同学们在实验考试中的具体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 |
B. |
过滤液体 |
C. |
验满气体 |
D. |
测定溶液的pH |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的是( )
A. |
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
B. |
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
C. |
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
D. |
直接掩埋废旧电池 |
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研碎胆矾 |
B. |
蔗糖溶解 |
C. |
对干冷玻璃片哈气 |
D. |
红磷燃烧 |
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可表示为 。取适量蓝铜矿样品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最终浓硫酸增重1.8g,氢氧化钠增重8.8g,则x与y的比值为( )
A. |
|
B. |
|
C. |
|
D. |
|
现有质量和形状均相同的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 溶液中,只有Y的表面产生红色固体;又将Y、Z分别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后者产生气泡比前者快。由此判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
|
B. |
|
C. |
|
D. |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白磷1燃烧而白磷2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 |
B. |
白磷1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
C. |
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燃烧产生的 污染空气 |
D. |
通氧气可使白磷2燃烧,升高水温可使红磷燃烧 |
食盐加碘可有效补充人体碘元素,所加物质一般为 。 和 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
4.6 |
8.1 |
12.6 |
18.3 |
24.8 |
32.3 |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对比数据变化趋势可知,温度对 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 |
B. |
在30℃时,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饱和溶液 |
C. |
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10℃~100℃范围内不出现交点 |
D. |
将等质量40℃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析出晶体质量更大 |
中科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在元素周期表中铟与铝同族,铟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
B. |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
C. |
铟的原子核内有49个质子 |
D. |
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硬水与软水 |
取样,分别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
B |
鉴别化肥 和 |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
C |
检验久置的 是否变质 |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
D |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进行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