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地倒入试管中。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使气球逐渐变大的是
A.氯化钠和水 | B.铁粉和稀硫酸 |
C.氢氧化钠和水 | D.石灰石和稀盐酸 |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生石灰块投入水中,水会沸腾,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
B.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
D.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变黑——浓硫酸有吸水性 |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
产生下列现象,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 |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 |
C.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 |
D.铜制品长期放在空气中会产生“铜锈”[又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
(届上海市崇明县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酸 |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 |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 | D.向一定量的双氧水溶液 |
中加水稀释 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FeCl3,HCl,KCl |
B.Na2SO4,NaCl,BaCl2,KNO3 |
C.Na2SO4,BaCl2,Na2CO3,HCl |
D.Na2CO3,H2SO4,HCl,KCl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
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将管口对着人 |
C.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先检验氢气纯度 |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B.把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 |
C.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观察到白烟 |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都会放出热量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
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
C.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紫色 |
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
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碳酸钙 | B.氯化钠 | C.浓盐酸 | D.氢氧化钠 |
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溶液中水的质量 | 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
C.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 | D.生成氢气的质量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选项 |
所用试剂 |
现象和结论 |
A |
硫酸铜溶液 |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
B |
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
C |
锌粒 |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
D |
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
A.NaOH NaC1 CuSO4 HC1 |
B.KNO3 Na2SO4 NaOH KC1 |
C.KC1 Ba(NO3)2 HC1 CaC12 |
D.Na2CO3 Ba(OH)2 KNO3 Na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