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碘一127和碘-131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 B.碘-127原子核外有74个电子 |
C.碘-131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 D.碘-127和碘-131核内中子数不同 |
下表中,不能根据分类依据得到的分类结果是
选项 |
分类依据 |
分类结果 |
A |
固体有无熔点 |
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
B |
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 |
可分为混合物和化合物 |
C |
动物有无脊椎骨 |
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D |
氧化物是否含金属元素 |
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
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 |
B.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C.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 | B.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 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
今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事故。事故发生时,放射性原子氮—16可短时存在,氮—16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下列有关氮—1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9 | B.相对原子质量为14 |
C.和普通氮原子是相同的原子 | D.和普通氮原理属于同种元素 |
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一类推成立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 |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C.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
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都属于阳离子
都属于阴离子
属于一种原子
D、属于一种元素
如图是核聚变燃料氦的原子结构模型。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则其凉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1 | B.2 | C.3 | D.5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 | B.Al | C.Fe, | D.Si |
水被称为“生命之源”, 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气 | B.都含有氢元素 |
C.都含有氢分子 | D.都含有2个氢原子 |
(10泰安)6.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
A.分子可以再分 |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C.分子很小 | D.分子之间有间隔 |
元素、原子、分子等概念之间有联系和区别,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 |
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分子个数都保持不变 |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
D.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C.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
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
C.TiO2中含有氧分子 |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