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括号中为杂质)
除杂质的实验方案
混合物 |
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
主要操作步骤 |
铜粉(锌粉) |
|
|
FeSO4溶液(CuSO4) |
|
|
(7 分)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测定样品中元素的质量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资料:该种塑料袋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图中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2)装置 A 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 MnO2 粉末的作用是 。
(3)由于发生装置 A 制取的氧气中混有水蒸气,为不影响测定结果,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______(写名称)。
(4)判断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前后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仪器D质量增重5.4g,仪器 E 质量增重 8.8g,则该塑料袋试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6)若实验过程中由于过氧化氢的量不足,塑料袋试样燃烧不充分,则该塑料试样中碳 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的测算结果 (填“一定偏大”、“一定偏小”、“基本一致”之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如下:
1、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
2、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无气体生成;
3、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B中生成的BaCO3沉淀的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装置的作用是 。
(3)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填序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
D.在A~B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
(4)有同学认为该装置测定出来的碳酸钙质量分数会偏低,他的理由是
,解决方法是 。
(5)某同学认为不必测定B中生成的BaCO3质量,将B中的Ba(OH)2溶液换成浓H2SO4 ,通过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也可以测定CaCO3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 。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提示:盐酸中会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二氧化碳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收集CO2时,他们如何检验已CO2收集满?
(3)实验室制取气体要选择适当反应物.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大量CO2气体不能用浓盐酸,因为 。
(4)他们对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条件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做了如下四个对比实验:
①取m g块状大理石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反应;
②取m g块状大理石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反应.
实验现象:产生气泡的快慢顺序为②>①;
实验结论:影响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
你认为影响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还有 。
(10苏州36)下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的发生装置有:______________ (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2)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4)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
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
[pH为纵坐标,时间s(秒)为横坐标]:
①写出AB段内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BC“平台”段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在图(1)所示条件下,铁钉锈蚀最快的是试管 (填序号),B装置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 。
(2)铝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比铜和铁晚,这是因为 。
(3)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据你分析,甲同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他发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活动性Cu (填“>”“<”或“=”)A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想再补充一个实验,请你和乙同学一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达到探究目的。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一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
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 。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 ,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 ,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
验证的方法 |
现象 |
结论 |
猜想Ⅰ:固体A中含CaCO3、Mg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 |
|
猜想Ⅰ成立 |
猜想Ⅱ:固体A中含Ba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入 ,再滴入Na2SO4溶液 |
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 |
|
猜想Ⅲ: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
取少量NaCl晶体溶于试管中的蒸馏水, |
|
猜想Ⅲ成立 |
小明发现家中施用的碳酸氢铵(NH4HCO3)减少了,并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他很好奇,于是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 碳酸氢氨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中的铁架台省略)。
(1)A装置大烧杯中的生石灰和水的作用是 。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4)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经过某实验操作,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反应的方程式 |
|
|
|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是 ,在施用时注意 。
(13分)某兴趣小组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探究。
I.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鸡蛋壳中含钙元素。
【实验步骤和现象】取一些鸡蛋壳予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写出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二:做无壳鸡蛋
【实验步骤和现象】如图所示:将一个新鲜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加入量浓盐酸后,鸡蛋会出现上浮、下沉、再上浮、再下沉的现象,反复多次。最后变成无壳鸡蛋。
【解释与交流】用化学和物理知识解释鸡蛋上浮、下沉多次的原因
Ⅱ.定量探究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做如下实验。取用2.00 g鸡蛋壳样品,把20.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一次加入5.00 g |
1.50 g |
第二次加入5.00 g |
1.00 g |
第三次加入5.00 g |
0.50 g |
第四次加入5.00 g |
0.30 g |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 次样品中主要成分已完全反应。
(2)(3)计算过程中和最后数字精确到0.01,若是百分数,则精确到0.1%]
(2)求鸡蛋壳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在上述实验所得滤液中加30.00g水,加入 g氢氧化钙能使溶液pH等于7。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0g上述稀盐酸需加水的体积为 (保留一位小数)。
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醋酸晶体试管内 (1),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
|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
(2)(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3)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
两试管中均产生(4) |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 (5)(填元素符号)。 |
|
E试管中产生 (6) ,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
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7) 。
Ⅱ. 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 (8) (填化学式)。
(届上海市松江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有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CO、CO2、H2O(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小明同学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看见黑色氧化铜变红色,说明氧化铜发生了 (15)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则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 (16) 。
②若看见 (17) 现象,则无色气体中一定不含有水蒸气。
③若看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8) 。由此现象,并不能确定原无色气体中有二氧化碳,理由是 (19) 。
④最后用气球收集 (20) (填气体化学式),保护环境。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之前,小芳曾用四朵紫色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了下图所示的四个探究实验,得出了“CO2溶于水生成酸”的结论。
(1)请将各实验的有关内容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序号 |
I |
II |
Ⅲ |
IV |
实验现象 |
小花变红色 |
小花不变色 |
小花不变色 |
小花______色 |
实验目的 和结论 |
目的:证明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 |
目的:证明水不使石蕊变红色 |
目的:证明____ ______________ |
结论:CO2和水 反应生成酸 |
(2)写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若不做实验I,____(填“能”或“否”)得出CO2和水发生反应的结论;
(4)小芳在上述实验探究中,采用了实验___________的方法。
(5)写出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小佳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她取少量黑色粉末与溶液混合,发现立即产生了大量无色的气泡。
已知:稀硫酸(H2SO4)+Fe→硫酸亚铁(FeSO4)+H2
(1)对这两种物质是什么她进行了大胆猜想。小佳的猜想可能是:
猜想① ;
猜想②稀硫酸(H2SO4)和铁粉;理由是 。
(2)请你帮助小佳同学完成实验,以证明猜想①是正确的。
实 验 步 骤 |
实 验 记 录 |
实 验 结 论 |
(i)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溶液 (ii) |
(i) 有气泡产生 (ii) |
产生的气体是 ,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原猜想①成立。 |
过氧化钠(
)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氨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
能分别与
、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
,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分析讨论】图
的实验是通过比较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
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
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溶液是
; 猜想Ⅱ:溶质是; 猜想Ⅲ:溶质是
和
【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
结论 |
猜想Ⅲ成立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纯碱(
)和小苏打(
)两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
(1)写出甲、丙两种仪器的名称:甲,乙.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乙仪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丙仪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该实验探究利用的科学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对比观察法"或"定量分析法"),实验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