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科学探究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事实验证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科学探究能力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
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充气包装的成分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
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实验步骤的探究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基本的实验技能
用于加热的仪器
测量容器-量筒
称量器-托盘天平
加热器皿-酒精灯
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
分离物质的仪器
量气装置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物质的溶解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蒸发与蒸馏操作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玻璃仪器的洗涤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气体的净化(除杂)
气体的干燥(除水)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
证明碳酸盐
证明铵盐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化学的基本常识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化学的研究领域
化学的用途
绿色化学
蜡烛燃烧实验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
有关化学之最
化学常识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组成的测定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用途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氧气的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常见气体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毒性
探究氧气的性质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水与常见的溶液
电解水实验
水的组成
水的性质和应用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水的净化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硬水与软水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常见的溶剂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的质量分数
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金属与金属矿物
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铁的冶炼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生铁和钢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铁锈的主要成分
金属资源的保护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酸碱溶液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酸碱盐的应用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常用盐的用途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肥的简易鉴别
铵态氮肥的检验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纯碱的制取
酸碱盐的溶解性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酸、碱、盐的鉴别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物质的简单分类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物质的鉴别、推断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微粒构成物质
物质的微粒性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认识化学元素
元素的概念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元素组成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物质组成的表示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化合价的概念
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概念
阿伏伽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的特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氧化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酸、碱性废水的处理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还原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防范爆炸的措施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石油的组成
石油加工的产物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海洋中的资源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燃烧和爆炸实验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氢气的爆鸣实验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塑料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与降解
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
白色污染与防治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化学物质与健康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均衡营养与健康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加碘盐的检验
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毒品的危害性及预防
药品的分类
家庭常备药品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无土栽培

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回答:
(1)学校食堂采购①青菜 ②花生油 ③大米 ④鱼等。其中富含淀粉的是(填序号),而青菜含有的维生素对人体可起到调节、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在点燃前必须,以防爆炸;
(3)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4)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①易拉罐 ②废纸 ③烂菜叶 ④矿泉水瓶 ⑤塑料袋
其中应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填序号);
(5)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通常状况下,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①若在a处放置红磷,在Y型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要研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应在a处加入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较易

同学们注意到了吗?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关问题;
(1)走进厨房,你会发现煤气罐被方便、价廉的管道天然气代替了,天然气属于 能源,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厨房里,你还会发现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洗涤油腻的碗筷既快捷又干净,这是由于洗涤剂具有 功能。
(2)走进干洗店作社会调查时,你会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物质大约降至原来的1/30。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走进加油站,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还多了乙醇汽油,至2008年1月1日,包括我市在内的苏北五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已经二周年,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较易

善于归纳知识,有助于记忆。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子、原子、离子是能直接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且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C.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混合物
D.破铁锅、废弃易拉罐、旧电线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都是金属材料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是()
①工业上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
②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做内燃机的燃料
④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来源:2016届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检化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B.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C.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0 mL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10.58 g 的食盐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用什么方法鉴别铁粉和碳粉(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2)简述氢气作为最清洁新能源的优点。(至少回答2点)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较易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涵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许多家庭做饭用“管道煤气”做燃料,“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硫醇(C2H5HS)。
①“管道煤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管道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与其组成元素相同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③“管道煤气”可作为燃料,是利用了“煤气”的性,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做完饭后关闭煤气灶的阀门,即可使火焰熄灭,这是利用
原理灭火(填序号)。
A.断绝可燃物的来源 B.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④关于乙硫醇(C2H5HS)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乙硫醇由三种元素组成
B.乙硫醇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乙硫醇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乙硫醇中含有碳分子
E.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质量之比为12:3:16

来源:2015届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较易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性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较易

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B.粉碎煤块
C.减少空气通入量 D.增加煤的用量
来源:2015届上海市虹口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与分子之间有间隔
B.不同的花儿香味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体从汽水中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D.煤粉比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煤粉的着火点低于煤块的着火点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广元卷)化学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下面是王小莉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知识: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验纯; 使用燃煤炉子取暖-注意室内通风
B.环境保护与物质使用: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C.元素与物质的组成: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D.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来源: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 ;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A.H2、CO B.CO、CH4 C.H2、CH4 D.CO2、CH4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天然气主要成分的类别是

A.单质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酒精灯中的燃料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性质上看:乙醇具有可燃性和挥发性
B.从变化上看: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从组成上看: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D.从结构上看:一个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初中化学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