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回答:
(1)学校食堂采购①青菜 ②花生油 ③大米 ④鱼等。其中富含淀粉的是(填序号),而青菜含有的维生素对人体可起到调节、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在点燃前必须,以防爆炸;
(3)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4)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①易拉罐 ②废纸 ③烂菜叶 ④矿泉水瓶 ⑤塑料袋
其中应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填序号);
(5)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通常状况下,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①若在a处放置红磷,在Y型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要研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应在a处加入。
同学们注意到了吗?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关问题;
(1)走进厨房,你会发现煤气罐被方便、价廉的管道天然气代替了,天然气属于 能源,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厨房里,你还会发现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洗涤油腻的碗筷既快捷又干净,这是由于洗涤剂具有 功能。
(2)走进干洗店作社会调查时,你会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物质大约降至原来的1/30。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走进加油站,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还多了乙醇汽油,至2008年1月1日,包括我市在内的苏北五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已经二周年,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 。
善于归纳知识,有助于记忆。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子、原子、离子是能直接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
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且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
C.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混合物 |
D.破铁锅、废弃易拉罐、旧电线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都是金属材料 |
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是()
①工业上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
②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做内燃机的燃料
④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
B.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
C.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0 mL |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10.58 g 的食盐 |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用什么方法鉴别铁粉和碳粉(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2)简述氢气作为最清洁新能源的优点。(至少回答2点)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涵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许多家庭做饭用“管道煤气”做燃料,“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硫醇(C2H5HS)。
①“管道煤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管道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与其组成元素相同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③“管道煤气”可作为燃料,是利用了“煤气”的性,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做完饭后关闭煤气灶的阀门,即可使火焰熄灭,这是利用
了原理灭火(填序号)。
A.断绝可燃物的来源 B.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④关于乙硫醇(C2H5HS)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乙硫醇由三种元素组成
B.乙硫醇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乙硫醇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乙硫醇中含有碳分子
E.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质量之比为12:3:16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
金刚石切割玻璃 |
石墨作电极 |
活性炭净水 |
对应特性 |
|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 B.粉碎煤块 |
C.减少空气通入量 | D.增加煤的用量 |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与分子之间有间隔 |
B.不同的花儿香味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
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体从汽水中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
D.煤粉比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煤粉的着火点低于煤块的着火点 |
下面是王小莉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知识: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验纯; 使用燃煤炉子取暖-注意室内通风 |
B.环境保护与物质使用: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
C.元素与物质的组成: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
D.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散热的速度加快 |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 ;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A.H2、CO | B.CO、CH4 | C.H2、CH4 | D.CO2、C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