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5 月 18 日电,国内首台 80 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天鹊”发动机(TQ﹣12)日前试车成功,这意味着我国民营航天力量首次掌握了百吨级液体火箭发 动机关键技术并具备发动机研制所需的保障能力。试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氧”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Na2O2 作供氧剂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CaO2与水发生类似反应,请填写下列方程式空白处物质 的化学式:CaO2+H2O→ +O2↑(未配平)
(4)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此方法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氧气的用途很广,请说出一例氧气的用途 。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汁B.菜刀生锈C.瓷碗破碎D.湿衣晾干
酒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稀释酒精C.碘溶于酒精D.酒精消毒
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日照香炉生紫烟
下列现象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B.干冰升华C.蜡烛熔化D.酸雨侵蚀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墨导电 |
B. |
石蜡熔化 |
C. |
木材燃烧 |
D. |
酒精挥发 |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从化学视角对下列俗语,诗词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 |
"百炼成钢"﹣﹣降低生铁中碳元素的含量 |
C.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D. |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金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
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涉及的变化相同 |
B. |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C.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
D. |
"釜底抽薪"与"钻木取火"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 |
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化学、生产、生活等场境中都有重要的用途。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高锰酸钾的一种用途 。
(2)“Ⅰ混合加热”发生的主要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请将“Ⅱ氧化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化学式)。
(4)“Ⅲ电解”反应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写元素符号)。
(5)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