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C.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 1 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 t 2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t 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1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的方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2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3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ω)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横坐标
纵坐标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稀释
加入水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时间
红磷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时间
二氧化锰质量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盐酸质量
剩余固体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 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丙>乙>甲
B. t 2 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时,a、b 的溶解度均为20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 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向100g 水中加入20ga和 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M、N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克M、80克N固体中各加入150克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克水,冷却至t℃,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M、N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只有N析出晶体
C.M、N均有晶体析出
D.M、N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水的密度为1g/cm3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 N a C l 饱和溶液中加入 N a C l 固体

B.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

C.

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
B.20℃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分别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加物质A的方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摩尔质量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