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从铝土矿中提炼金属铝 |
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 |
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 |
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
如右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
D.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 )
①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②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③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④ 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8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
D.无法确定 |
某种化合物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此推断R中(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B.一定含有碳元素,也可能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也可能含有氧元素 |
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可能含氧元素 |
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蜡烛变形 |
B.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
C.铁铸成钢,蜡烛加热熔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D.水分蒸发,金属导电,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向密闭的容器中通入氧气(含m个氧气分子)和一氧化碳气体(含有n个一氧化碳分子),已知:2CO+O22CO2,则最终容器内氧原子和碳原子个数之比为
A.2(m+n)/n | B.2m/n | C.(2m+n)/n | D.n/m |
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的是
A.电解水 |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
C.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
D.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制氧气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2 |
20 |
2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1 |
28 |
5 |
A.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单质 |
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
C.该反应可能是高锰酸钾的分解 |
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炭燃烧 | B.海水晒盐 | C.粮食酿酒 | D.酸碱指示剂变色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C.二氧化硫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冰块可以降温 |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C.用稀有气体制造霓虹灯 |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