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根据此图像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出的推论是:水在4℃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1)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台下水在火箭喷出来的高温火焰下,先      成水蒸气,然后      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为保证火箭安全,箭体上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在高温下,      并且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两个过程都需要      (吸热∕放热),以防温度过高。
(3)当两个航天器在太空对接时,不同航天器内的航天员即使近在咫尺,也必须借助无线电工具交谈,这是因为      ;看电视直播时,不少人事先并不知道通话的人是谁,但当听到:“景海鹏同志……你们辛苦了”的话音时,立刻兴奋地高呼:“是胡主席!”,这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的;
(4)我国自行研制的宇航服的头盔玻璃必须能减弱      对眼睛和皮肤的损害;舱外航天服还必须解决适应太空环境超过200℃大温差的难题,保证物体不会由于热胀冷缩而变形损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为了探究水在沸腾时的有关问题,找来了好朋友小明,准备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研究。他在地上架起一口锅,并把水倒在里面,然后又把一口小锅放在大锅里面,并在小锅内倒入适量的水,最后抱来干柴烧水。小明问:“你要研究什么问题?”小华说:“我想知道哪个锅里的水先沸腾?”小明说:“当然是大锅里的先沸腾。”小华说:“还是看看实际的发生情况吧!”于是两人开始烧水,等了一段时间,大锅里的水终于沸腾了,而小锅里的水一直没有“动静”。小明很高兴,但很诧异小锅内的水始终没有沸腾起来,于是他又继续加热大锅一段时间,大锅内的水继续沸腾,等到大锅内水快要烧干了,小锅内的水还是没有“动静”。(1)根据上述记述,小华的探究结论是:
(2)小明和小华在探究活动中运用了哪几个探究步骤?
(3)如果想使小锅内的水沸腾,应该如何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
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蒸腾过程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蒸腾作用对植物体具有重要的意义:①降低植物的温度,②促进根吸收水分,③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一天中蒸腾作用的变化规律是:日出后,蒸腾作用随之增强,到午后三时左右达到最高峰,三时以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减少,气孔逐渐关闭,蒸腾作用随之下降,日落后蒸腾作用降到最低点.
 
(1)你认为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的物理原理是                 
       
(2)根据短文,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                
(3)根据短文,自己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者,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控制噪声的方式有三种: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的方式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的方式减少噪声。
(2)下表列出了声音在一些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任意写出两条:
a.                                                              
b.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京沙快速路是贯穿郑州市南北的大动脉,设计总长25.2公里。部分路段(南至南三环,北至北三环)已于今年4月正式通车,新学期开学,小明的爸爸开车送他到学校上学,行驶在京沙快速路上,当他们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时,速度已达40m/s,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他们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开到我校(中原路)至少需要几分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面站两部分组成。卫星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面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地面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由于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36 000 km,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恰好与地球自转一周时间(23 h 56 min 4 s)一致,从地面看上去如同静止不动。3颗相距120°的卫星就能覆盖整个赤道圆周。故卫星通信易于实现越洋和洲际通信,最适合卫星通信的频率是1—10 GHz频段,即微波频段。
(1)卫星通信是远距离的无线通信,要从卫星上接收信号必须在地面上建立__________。
(2)关于同步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B.同步卫星和月球一样每天绕地球一周
C.同步卫星固定在空中一直不动
D.作为传播微波的中继站,地球上空的同步卫星越多越好

(3)频率为1—10 GHz的电磁波对应的波长是多少?
(4)赤道上的地面站向卫星发射信号需要多长时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定值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                
(1)我们首先会提出什么问题?                                 
(2)写出你有什么猜想?                                       
猜想不是胡猜乱想,你猜想的理由是                              
(3)在设计实验时,需改变电压,多次测量,你在实验中是采用什么办法的?
说出你所用的器材           方法                              
(4)通过分析记录数据,你得出的结论(用公式表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图所示.

(1)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         ,其中发生的       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2)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5×106 t的煤炭.5×106 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
(3)“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说法中需要改正的是        

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
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D.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入垃圾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靠近炉火一段时间后,发现他黑色的上衣袖子比白色的衣兜热得多,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物体吸热能力不同吗?小明想是不是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不同呢?于是他又做了如下实验:将同样多、温度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矿泉水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

(如图)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分钟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小明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照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0C)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0C)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小明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②探究出的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举一例: 。                    
                                      
③ 在这次探究过程中,小明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④在这次探究过程中,小明所经历的探究要素是:提出问题、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得到的实验数据,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表一:

实验次数
斜面坡度
斜面材料
斜面高h(m)
小车重G(N)
有用功Gh(J)
斜面长s(m)
拉力
F(N)
总功
Fs(J)
机械效率
η
1
较缓
木板
0.2
10
2
1
5
5
40.0%
2
较陡
木板
0.4
10
4
1
6
6
66.7%
3
最陡
木板
0.6
10
6
1
7
7
85.6%

(1)由表一可知,在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__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大”、“小”、“高”或“低”)
表二:

实验次数
斜面坡度
斜面材料
斜面高h(m)
小车重G(N)
有用功Gh(J)
斜面长s(m)
拉力
F(N)
总功
Fs(J)
机械效率
η
1
较陡
毛巾
0.4
10
4
1
7
7
57.1%
2
较陡
木板
0.4
10
4
1
6
6
66.7%
3
较陡
玻璃
0.4
10
4
1
5
5
80.0%

(2)由表二可知,在斜面的倾斜程度一定时,斜面越__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粗糙”、“光滑”、“高”或“低”)
(3)从表一中还可以发现,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越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斜面越省力,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我们的校园中,有什么应用到斜面的知识,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为主要器材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用力按矿泉水瓶,瓶子变形,说明                 ,在桌面上推矿泉水瓶,瓶子运动说明                     
(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较急,这表明              
(3)请你再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R0=10Ω,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

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阻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1)请说明该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
(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控制电路中需要再串联多大的电阻?
(4)改变控制电路的电阻可以给空调设定不同的启动温度,除此之外,请你再提出一种方便可行的调节方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名称】探究欧姆定律
【猜想与假设】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设计并进行实验】
(1)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①如图所示,请您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人电路中,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

②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③………………
(2)小英同学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进行创新实验,除了与原有实验所必须的器材相同外,没领电压表,而是多领了一只电流表,并设计出如图21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
①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分别记为I1I2
②把定值电阻R2换成R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使R3两端的     不变。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3
③把定值电阻R3换成R4, 重复上一步骤进行实验;
④分析数据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