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冬天,家里使用电烤火炉取暖时,电炉丝已经热得发红,而连接烤火炉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来源: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拥抱 5 G 时代

5 G 电话通了, 5 G 手术成功了, 5 G 庭审开庭了 近期, 5 G “很忙”形形色色的与 5 G 有关的应用频频在我们视野中出现。

5 G 技术突破了数据传输的瓶颈,实现了端到端的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 5 G 技术即将在移动终端大规模推出。无论是 1 G 2 G 3 G ,还是 4 G 5 G ,无论什么黑科技、白科技,博大精深的无线通信技术奥秘全部都蕴含在物理学中的基本公式“ c = λv ”,即:“光速 = 波长 × 频率”(国际单位制中,波长的单位为米;频率单位为赫兹)。

电磁波的功能特性,是由它的频率决定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有不同的用途。频率越高,能使用的频率资源越丰富,频率资源越丰富,其传输速率就越高,同时,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越趋近于直线传播(绕射能力越差),在传播介质中的衰减也越大。

5 G 技术采用了高频段,其最大的问题就是传输距离大幅缩短,覆盖能力大幅减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增加覆盖同一区域的 5 G 基站的数量,将来我们身边将会出现很多的“微基站”、“天线阵列”,只有这样,同一基站下的两个用户就可以不通过基站直接实现手机间的传输。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你的理解,给文中“传输速率”下一个定义。

(2) 5 G 技术的难点是什么?技术人员是通过什么突破数据传输的瓶颈?

(3)国际上主要使用 28 GHz ( 1 G = 10 9 Hz ) Hz 电磁波进行 5 G 商用的频段试验,利用文中提到的知识,估算 5 G 商用电磁波的波长约为         mm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来源: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影响熔点的因素

晶体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很多因素会影响晶体的熔点。例如:在盛有小冰块的烧杯里放些盐并搅拌,冰的熔点就会低于零摄氏度。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因为海水中溶有盐。寒冷的冬天,在汽车发动机的水套中加一些甘油作为抗凝剂,即使温度低于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水套中的水也不会凝固。合金可以看做混有杂质的金属,所以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每一种金属的熔点都要低。

又如:将一根两瑞桂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如图甲所示),金属丝下的冰块熔化,说明增大压强可以使冰熔化。金属丝通过后,冰的熔点又升高了,熔化成的水又凝固成冰,这样,金属丝就可以轻松穿过冰块而不留缝隙。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写出影响晶体熔点的因素。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析滑冰鞋上冰刀(如图乙)的作用。

来源: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强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慢慢移动,让 B A 的像完全重合, B 所在位置就是 A 的像的位置。

(4)在纸上记下 A B 这两个位置,分别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5)改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

测量结果发现:蜡烛 A 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请你帮小强找出造成距离不相等的可能原因(写出2点)  

来源: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按照下列要求作答。

(1)读出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   ° C

(2)读出图乙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   Ω

来源: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短文

三峡船闸

我国的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三峡大坝上下游的水位差最高可达 113 m 。巨大的落差有利于生产可观的电力。但也带来了航运方面的问题:下游的船只驶往上游,怎样把这些船只举高一百多米?上游的船只驶往下流,又怎样让船只徐徐降落一百多米?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修建船闸。

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流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如图描述了一艘轮船由上游通过船闸驶往下流的过程示意图。

三峡船闸总长 1621 m ,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船只在船闸中要经过5个闸室使船依次升高(或降低),每个闸室水位闸变化超过 20 m ,因此三峡船的闸门非常高大,首级人字闸门高近 40 m ,宽近 20 m ,如果平放在地面上,有两个篮球场大,倘若门外的水压在闸门上,设想有10万人每人用 1000 N 的力来顶着门,也挡不住水的压力,可见水对闸门的压力之大,为此,三峡船闸的闸门足足有 3 m 厚,无愧是“天下第一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峡船闸是根据  原理建造的。

(2)船只从上游经过船闸到达下游,重力势能  (选填“增加”或“减小” )

(3)一艘总重为 100 t 的船,在闸室中缓慢上升 20 m ,此过程中浮力对船做功为   J ( g 10 N / kg )

(4)若三峡大坝内蓄水深度为 113 m ,请你估测一下,此时水对坝底产生的压强约为多少个标准大气压?  (结果取整数)

来源: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甚至摔倒。请用惯性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来源: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一支尖头铅笔(如图所示),现场体验“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控制变量”广泛用于物理实验中,请简述此项实验控制变量的具体做法:  

(2)实验得到的结论:  

来源: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一张名片。2018年底,铜仁站正式开通高铁,为铜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高铁包含许多物理知识,如:高铁的运动靠电动机驱动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  

(3)高铁站台设有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当有列车驶过时,如果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列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请你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简述危险的原因:  

来源: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留住我们的绿水青山,我市正大力实施“公园城市”工程,截止目前我市公园总数已达千余个。如果你是公园内的一名生态保护执法者,你将坚决制止哪些破坏公园生态环境的行为?(举例两条即可)

来源: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在下面的流程图中填入后面所列出的短语,来解释电铃(图甲)是怎样利用电磁铁工作的。短语:弹簧片恢复原状;电磁铁无磁性;电路接通;电路断开;电磁铁吸引衔铁,锤子敲击铃碗;电磁铁有磁性。

来源: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量之比为 2 : 3 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7 : 5 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6 : 5 ,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  

来源: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是因为水分  从人体吸热的缘故。

来源: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数据

如图,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测得数据如下表:

升高的温度 t / ° C

20

30

40

50

加热水的时间 t / s

60

90

120

150

加热煤油的时间 t / s

30

45

60

75

结论

①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  

②一定质量的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  乘积之比,叫做

水的比热容。它在数值上等于  质量的水,温度升高 1 ° C 所吸收的热量

来源: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数据

结论

如图, M 是小平面镜, E F 是两块粘接在一起的硬纸板,且 E F 在同一平面,并与镜面垂直。

用激光笔和量角器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入射角 i / °

25

40

60

反射角 r / °

25

40

60

①在图中标出入射角 i 的位置。

②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③如果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硬纸板的右半面 F   

来源: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