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先将甲投入一杯量热器热水中,待热平衡后水的温度降低了8℃,迅速取出甲物体(水量无损失),再将乙物体投入这杯热水中,待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又降低了8℃,由此可知( )
A.甲的比热大 | B.乙的比热大 |
C.甲、乙的比热一样大 |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流星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 |
B.用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热 |
C.人站在阳光下暴晒,感到很热 |
D.古时候,人们利用钻木取火 |
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空气中出现雾霾现象 |
B.将泥沙投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
C.走进厨房即可闻到炒菜的香味 |
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尘埃做无规则运动 |
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客厅里摆上鲜百合花,花香弥漫客厅说明分子在运动 |
B.在冷、热两杯水中各滴入一滴墨水,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 |
C.一根铁棒不容易被拉长,是因为其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
D.水、酒精等液体都能流动,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跟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
B.0℃以下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
C.内能与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
D.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也大 |
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不可见光时将他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
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
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或应用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树荫下圆形光斑 |
B. 手影游戏 |
C. 日晷计时 |
D. |
水中“倒影”
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 B.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
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
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 )
A.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
B.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
D.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
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震耳欲聋 | B.闪烁其辞 | C.掩耳盗铃 | D.耳熟能详 |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
C. 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 |
D. |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