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
C.物镜和目镜都起放大作用 | D.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 B.倒影———平面镜成像 |
C.电影———光的直线传播 | D.摄影———光的折射 |
如图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关系的电路,R1=5,R2=10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1A.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 A,通过电阻R2的电流在10s内产生的热量
是 ____J.
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 却不怎么热,这主要是因为( )
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 |
B.导线散热比电熨斗快 |
C.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熨斗的电流 |
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熨斗电热丝的电阻 |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
A.大于100 mm | B.等于50 mm |
C.小于50 mm | D.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
.我市正在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A.大于120mm | B.恰为120mm |
C.小于60mm | D.略大于60mm |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屏上成一倒立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 )
A. 15cm < f < 30cm | B.f > 15cm |
C.f < 15cm | D.f > 30cm |
对学习进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 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与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照相时,当照玩全身像后要想照半身像人要离镜头近一些,镜头要距底片_______一些(填“远”或“近”)。
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实验装置。图(a)所示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 (1) 的关系;图(b)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 (2) ;图12(c)所示,为 (3) 实验的装置;图(d)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的A的名称是 (4)。
如上图所示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图像馆两张照片,假若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在拍完甲照片后改拍乙照片时,应将照相机 (选填“靠近”或“远离”)拍摄对象,同时 选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暗箱的长度。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可以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
A.4个 | B.2个 | C.16个 | D.32个 |
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使镜头前伸还是后缩?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