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可以判定                                                                 

A.甲一定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
B.甲一定带负电,乙一定带正电
C.甲一定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D.甲一定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三个轻质小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已知A球带正电,当把B球靠近A球时,A、B两球相斥,当把B球靠近C球时,B、C两球也相斥,则可判定: [  ]
A.C球一定带正电   B.C球一定带负电
C.C球一定不带电   D.C球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硬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

A.橡胶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B.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毛皮上 D.毛皮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悬挂的通草球发生相互作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两球可能均不带电 D.可能一球带电, 另一球不带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由细线吊着的轻质小球,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布 B.细铜丝 C.玻璃板 D.煤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验电器,甲不带电,乙带正电,用金属杆将甲、乙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
B.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
C.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
D.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荷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C.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D.与任何物体摩擦后的玻璃一定带正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常条件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   )                                      

A.干木材、橡皮、铅笔芯、硬币 B.铜、汽油、石墨、酱油
C.玻璃、金 、自来水 、人体 D.石蜡、橡胶、空气、陶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蜜蜂带负电 B.蜜蜂带正电 C.空气不带电 D.空气带负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草小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