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应是
A.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
D.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电源电压为7.5伏且不变。闭合电键S,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求:
① 电阻R1两端的电压。
② 电阻R2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
③ 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流表A示数的范围。
、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1.5A”,乙标有“22Ω,0.5A”,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是( )
A.19V | B.41V | C.35V | D.57V |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0欧,电流在0.1安~0.4安之间时电子元件均能正常工作。若通过此电子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子元件工作时,电阻保持不变 |
B.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3.6瓦 |
C.当P在中点时,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之比为1:1 |
D.为使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应控制在12.5欧~70欧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L1、L2均标有“6V 6W”字样(设灯丝的电阻不变)。当S1、S2闭合时,灯L1正常发光;则S1闭合,S2断开时,两盏等的总功率是
A.12W | B.6W | C.3W | D.2W |
灯L1和灯L2连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电路中无其他用电器,且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和L2电阻不随温度变化),L1的电阻为20,两灯均发光时,测得L2中的电流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L1和L2两端的电压之比可能是1:1 ②L1和L2的电阻之比可能是2:3
③L1和L2的电阻之比可能是2:1 ④L1和L2中的电流之比可能是1:1
A.只有①和② | B.只有③和④ | C.只有①②③ | D.①②③④均正确 |
如图所示电路中,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均指在刻度盘正中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 |
B.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相等 |
C.R1电阻值小于R2电阻值 |
D.看不清电压表示数无法比较 |
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其原因是( )
A.灯L1额定功率较大 | B.灯L2两端电压较大 |
C.灯L1的电阻较大 | D.通过灯L1的电流较大 |
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UAB>UBC,IAB<IBC | B.UAB<UBC,IAB=IBC |
C.UAB>UBC,IAB=IBC | D.UAB=UBC,IAB<IBC |
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10V和4V,已知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为1Ω,R是阻值为4Ω的定值电阻,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R两端的电压为6V |
B.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6A |
C.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144W |
D.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6W |
灯L1和灯L2连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电路中无其他用电器,且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和L2电阻不随温度变化),L1的电阻为20,两灯均发光时,测得L2中的电流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L1和L2两端的电压之比可能是1:1 ②L1和L2的电阻之比可能是2:3
③L1和L2的电阻之比可能是2:1 ④L1和L2中的电流之比可能是1:1
A.只有①和② | B.只有③和④ | C.只有①②③ | D.①②③④均正确 |
如图所示电路中,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均指在刻度盘正中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 |
B.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相等 |
C.R1电阻值小于R2电阻值 |
D.看不清电压表示数无法比较 |
为了比较电阻R1和R2的大小,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能够比较出电阻R1和R2大小关系的电路是( )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
B.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
C.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 |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
用锰铜合金制成甲、乙两段电阻丝,它们长度相同,但是甲比乙细。若将它们连接在同一电路中,通过甲、乙两段电阻丝的电流分别为I甲、I乙;甲、乙两段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甲、U乙。下列关系可能成立的是
A.I甲=I乙 | B.I甲>I乙 | C.U甲>U乙 | D.U甲=U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