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每空1分)根据图画回答以下问题:

(1)如下图甲所示,在热水和冷水中分别滴入两滴墨水,不要搅动杯中的水,_______杯中的墨水扩散的快,选用热水和冷水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为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那么,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     ;此实验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 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2) 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分子间是有间隙的;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如图所示,列举了三种现象,分别是:A.红墨水滴在清水中,整杯水变红。B.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其下可吊一钩码。C.一半酒精和一半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上述理论与所列现象相对应的是: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以上三空选填如图中的字母代号即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实验过程】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9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9乙)。
请问:(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丙、丁两图中,演示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减少的实验是________(“丙”或“丁”),这个实验中容器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进行热学实验探究过程中:

(1)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1 a,b所示.表示沸腾时的是图 _________ 
(2)如图2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玻璃板才能脱离水面.此现象说明了 _________ 
(3)如图3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容器中出现了雾.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对外 _________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其中“雾”的形成属于 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几个物理实验分别说明了:

实验(1):把玻璃板抽出,过一会两瓶的颜色一样了,说明                   
实验(2):磨平的铅块能吊起重物,说明                             
实验(3):活塞迅速压下沾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顾我们观察过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如图乙所示,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开始时,两者之间有明显界面.静放几天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了.这两个实验演示的是              现象,这类现象表明                                    
(2)对比图丙、丁实验现象,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   效应,表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瓶口),用来证明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     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水。小明观察图中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          有关。
图2表示的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选填“引力”或“斥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__。
②图甲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③有图甲(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④将石块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2)塑料尺是同学们常用的学习用具,利用它可以做很多实验。

①如图所示,用塑料尺测得物体A是_________cm.
②用塑料尺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这是为了研究声音的___________与频率有关。
③用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靠近不带电的泡沫小球时,小球会被________(吸引/排斥)。
④塑料尺不容易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
⑤如果让塑料尺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则塑料尺的运动越来越快,这是因为力能_______(改变/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所示的几种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只填字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这就是著名的布朗运动.
(1)布朗运动中花粉颗粒的运动是       运动.
A.分子        B.原子         C.物体
(2)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正如布朗运动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
A.现象:压缩密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感觉越推越吃力;推测: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B.现象:磁铁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现象: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之间有空隙.
D.现象: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墨水在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等一会儿整杯水变黑了;推测: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小明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现花粉颗粒的运动加剧并上下翻滚,于是小明推理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你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                                             
(4)①从微观上看,蒸发就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带来的.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在任何时刻总有一些分子具有比平均动能还大的动能.这些动能大的分子,如处于液面附近,其动能大于飞出时克服液体内分子间的         (选填“引力”或“斥力”)所需的功时,这些分子就能脱离液面而向外飞出,变成这种液体的气态形式,飞出去的分子在和其他分子碰撞后,有可能再回到液面上或进入液体内部.如果同时间内飞出的分子数多于飞回的分子数,液体就在蒸发.这就是蒸发现象.如果飞出去的分子数等于飞回来的分子数,则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②暴露在空气中的水蒸发越快,表明空气越      (选填“干燥”或“潮湿”).
③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推断,当蒸发已经达到动态平衡后,继续提高水温,那么水将   蒸发(选填“继续”或 “不再”),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会进入到上面装着空气的玻璃瓶中。小红认为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上面的瓶子中,不是因为气体分子的运动造成的,而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部分空气会向下运动,挤压底下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使二氧化氮进入到上面瓶中的,并不能说明气体分子是无规则运动的。请你仅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只填字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分子的运动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