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小强认为:“物体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其受力的方向相同。”请你只利用一个乒乓球,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小强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求:简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并简要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属费力杠杆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8kg,边长为5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细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CO=3BO,在C端用F=20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绳重不计,g取10N/kg)

求:(1)物体A的重力G;
(2)B端细绳的拉力F
(3)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
(4)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L、L、L,则

A.L=L=L=L
B.L=L<L=L
C.L=L<L=L
D.L<L<L<L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机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里常见的,其中能省距离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2014年6月2日在省城大明湖举行了端午节龙舟大赛。在划龙舟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B.浆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龙舟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和龙舟对水面的压力相同
D.停止划桨后,龙舟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龙舟运动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一小球沿光滑半圆形轨道由静止开始下滑,请准确画出小球到达的最高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保留作图痕迹)
(2)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3)图中ABO可看成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正压力关系,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实验器材有:木块、长木板、砂和砂桶、测力计、20克砝码若干个、细线等。
(1)实验方法: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使长木板运动,当木块达到稳定时,测力计读数等于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请问木板的运动是否一定要作匀速运动 (填“一定”或“不一定”)。
(2)在木块上加砝码就可以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正压力,改变砂桶中砂的质量,使长木板运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小明做了四次实验,得到了下表四组数据,其中在第3次实验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小明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填入相应的位置。

次数
木块质量(克)
20克砝码(个数)
正压力大小(牛)
测力计的读数(牛)
1
400
0
3.92
1.57
2
400
2
4.31
1.72
3
400
4
4.70
                 
4
400
6
5.10
2.05

(3)对上表格中正压力大小和测力计读数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

来源:2021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物体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手将A弹出,A向左运动.当弹簧右端被A压至B处时,A速度为零.A向左的运动是

A.先匀速后减速
B.先加速后减速
C.先加速后匀速
D.一直减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是一枚简单的液体燃料火箭结构图,小明所在班级以“火箭中的科学奥秘”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1)模拟火箭升空的原理: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活动,其中现象产生的原理与火箭升空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火箭顶部圆锥形能减少摩擦:某同学利用不吸水、硬质的纸张,制成等质量、密封的圆锥体和长方体,在同一高度让两者同时自由下落,如图乙所示。
①为比较两者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他们需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更高处让两物体自由下落
B.用木头替代纸张进行实验
C.让两物体在水中自由上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图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水的重力与 B.水的密度与 C.水的比热容与 D.水产生压强与

质量的关系           体积的关系          温度的关系           水的深度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安装在小区进出口的栏杆(粗细均匀的直杆)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力F时,可将栏杆压到如图所示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最小压力F的示意图和重力G的力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右图所示,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时,小明是施力物体,小船是受力物体
C.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后,小船运动越来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