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下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数据: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2)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3)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该实验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一些规律,请任意写出其中的三条:
第一条: .
第二条: .
第三条: .
小敏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弯曲程度是否相同(折射角是否相等),如不同,弯曲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帮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从水中再进入玻璃,然后再进入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小敏还上网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他参数,如下表:
物 |
质 |
空气 |
水 |
玻璃 |
植物油 |
密度(kg/m3) |
1.29 |
1000 |
930 |
|
|
速度(m/s) |
3×108 |
2.25×108 |
2×108 |
|
|
(1)分析光路图,可知: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弯曲程度 (相同/不同).
(2)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在植物油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
(3)光由传播速度大的物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物质中时,折射角 (大于/小于)入射角.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到的信息或初步结论是:
(1)比较图a、b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或发生折射),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
(2)比较图b、c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 .(写出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 );
(3)比较图c和图 可得结论:对光的折射能力较强的是 (选填“水”或“玻璃”);
(4)根据已给出三个图的信息,在图d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的度数.
利用激光笔和水槽等器材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的折射现象,如图是光束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径迹。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2)为了提高光在水中传播径迹的可见度,可采取的措施有① ; ② 。
如图1所示,为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小华将一束激光射至空水槽底部的 点,形成一个光斑,然后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小华自制了如图2所示的可折转光屏,利用它可以验证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 。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适量的油和水(如图乙所示),再用一束光斜射入油和水中,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1)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光斑位置,方便比较__ ____(2)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答:___ ___.(只要指出一处即可),要完成探究应选择 两图
(3)某小组同学根据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4)丁图中C点为实验(C)所形成的光斑,请在括号内用字母A、B、D标出其余三次实验所形成的光斑的对应位置.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1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入射角α |
0° |
15° |
30° |
45° |
60° |
反射角β |
0° |
15° |
30° |
45° |
60° |
折射角γ |
0° |
11.3° |
22.1° |
35.4° |
40.9° |
通过实验还得到数据如上表: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和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且折射角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分,共小敏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弯曲程度是否相同(折射角是否相等),如不同,弯曲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帮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从水中再进入玻璃,然后再进入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小敏还上网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他参数,如下表:
物 质 |
空气 |
水 |
玻璃 |
植物油 |
密度(kg/m3) |
1.29 |
1000 |
|
930 |
速度(m/s) |
3×108 |
2.25×108 |
2×108 |
|
(1)分析光路图,可知: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弯曲程度___________(相同/不同).
(2)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在植物油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
(3)光由传播速度大的物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_(大于/
小于)入射角.
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⑴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_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⑵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_)
A.2cm | B.7cm | C.9cm | D.10crn |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__(左/右)移.
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时的规律,他做了如图4(a)、(b)、(c)所示的三次实验。仔细观察图中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a)或(b)或(c)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a)和(b)和(c)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甲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 如表格一所示:
表格一
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1)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乙所示安放;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
表格二
由实验数据可得:
(1)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他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3)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015年7月,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而形成的_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_)
A.2cm | B.7cm | C.9cm | D.10crn |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__(左/右)移.
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人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人玻璃中
(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1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人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所示:
表格一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入射角i |
0° |
30° |
45° |
60° |
水中折射角r |
0° |
17° |
24° |
30° |
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1)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2所所示安放;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
表格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入射角i |
0° |
30° |
45° |
60° |
玻璃中折射角r |
0° |
22° |
35° |
40° |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
①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 .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人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时,折射角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