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如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 B.路灯下形成人影 |
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 | D.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山的“倒影” |
B. 日食 |
C. 汽车观后镜 |
D. |
水中“折”笔
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 镜中花 |
B. 水中桥 |
C. 林中影 |
D. |
缸中鱼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一些规律,请任意写出其中的三条:
第一条: .
第二条: .
第三条: .
在下面所看到的“像”中,是实像的是( )
A.看到树荫下地面上太阳的像 | B.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 |
C.看到玻璃幕墙中汽车的像 | D.看到水中游动的鱼的像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 |
B.当我们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我们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
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玻璃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 |
D.看到物体成的虚像,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
小敏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弯曲程度是否相同(折射角是否相等),如不同,弯曲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帮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从水中再进入玻璃,然后再进入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小敏还上网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他参数,如下表:
物 |
质 |
空气 |
水 |
玻璃 |
植物油 |
密度(kg/m3) |
1.29 |
1000 |
930 |
|
|
速度(m/s) |
3×108 |
2.25×108 |
2×108 |
|
|
(1)分析光路图,可知: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弯曲程度 (相同/不同).
(2)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在植物油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
(3)光由传播速度大的物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物质中时,折射角 (大于/小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大小为 ;如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角的大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