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学站在竖起放置的大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1.6m,当他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后退1m后,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m,镜中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m。
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能形成清晰美丽的倒影,下列关于这一现象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
B.倒影是景物所成的实像 |
C.倒影的大小与景物的大小相同 |
D.倒影与景物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
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成 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
B.利用照相机照相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
C.幻灯机投影幻灯片时,银幕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的焦距 |
D.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等于1Ocm |
一身高1.7m的人立于平面镜前1.5m处,则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是 ,像的高度是 m,如果人以1m/s的速度背离镜面方向运动,则人与像之间的距离的变化 (变远、变近、不变),像的高度的变化 (变高、变低、不变)。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______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 (选填“厚”或“薄”)越好.
(3)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_ (选“A”或“B”)处观察,找到像的位置后,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只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钟的实际时间是( )
A.7时25分 | B.6时35分 |
C.5时25分 | D.4时35分 |
检查视力时,人眼要与视力表保持 的距离。如图所示,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则被测者要面向平面镜且距离平面镜 才能进行视力的检查。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玻璃板中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为了探索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他拿出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则蜡烛
B (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 ,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小明同学还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在小房间可以利用平面镜的这个特点来测视力。测视力时要求人离视力表的距离为5m,现在小房间的间距只有3m,小明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人要坐在离视力表的距离为 m的地方才能进行测量.
下面四幅图片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乙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D.丁图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浅一些
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 ”,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A.B.C.D.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白居易的诗句,诗里描绘的太阳在水中的像属于( )
A. |
色散现象 |
B. |
透镜成像 |
C. |
小孔成像 |
D. |
平面镜成像 |
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
B. |
利用红外遥感技术监视森林火灾 |
C. |
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池底变浅 |
D. |
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
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的方向;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画出图乙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在如图丙中分别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