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都装有一些水,将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两个空心球a和b放入两个烧杯的水中,静止时,a球下沉到烧杯底部,b球漂浮在水面,且两个烧杯中的水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
B.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受到的浮力
C.a球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b球材料的密度
D.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容器,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小桶,桶底用细线吊着金属球;若将细线剪断后,金属球下沉到容器底部,细线剪断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B.小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不变
C.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月球举杠铃比地球上容易,因为杠铃的质量变小了
B.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C.冰刀的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D.海面下正在下潜的潜水艇受到的浮力变小
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水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水艇分析正确的是( )
A. |
悬浮和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相等 |
B. |
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 |
C. |
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
D. |
漂浮时潜水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 |
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
A. |
甲所受浮力更大 |
B. |
乙所受浮力更大 |
C. |
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
D. |
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
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甲、乙、丙、丁,静止在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这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F 丁,则( )
A. |
F 甲=F 乙 |
B. |
F 甲<F 丁 |
C. |
F 乙>F 丙 |
D. |
F 丙>F 丁 |
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用p表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F 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
B. |
航空母舰排开的海水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
C. |
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它本身的密度有关 |
D. |
航空母舰的排水量约为7×10 4t,表示它空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约为7×10 4t |
质量分布均匀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V A>V B),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现将A、B捞起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比较A、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A、F B,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A、p B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F A<F B,p A>p B |
B. |
F A>F B,p A<p B |
C. |
F A=F B,p A<p B |
D. |
F A>F B,p A>p B |
把质量为0.5kg的某物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若溢出的水重3N.则该物体所受浮力为( )
A.一定是3NB.一定是5NC.有可能是4ND.有可能是2N
小明同学喜欢钓鱼,她感觉上钩的鱼还在水中时很轻,拉出水面后“变重”,如图所示。当把鱼逐渐拉出水面的过程中,鱼受到的( )
A.浮力增大,鱼竿是省力杠杆
B.重力增大,鱼竿是省力杠杆
C.浮力减小,鱼竿是费力杠杆
D.重力减小,鱼竿是费力杠杆
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A.甲: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的标准大气压值为7.6 水银柱
B.乙: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减小
C.丙: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
D.丁:匀速下坡的小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N和0.4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 |
B. |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0.5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0.4N |
C. |
小球的质量为50g |
D. |
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的密度 |
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盛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小球A和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所示。两球在两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甲>F乙 p甲<p乙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D.F甲>F乙 p甲>p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