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 | B. |
C. |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
如果向盛有浓盐水的烧杯内加一定量的清水(未溢出),如图,则( )
A.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
B.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
C.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
D.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盐水、水和酒精,它们液面的高度相同,其中烧杯底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
A.盛盐水的烧杯 |
B.盛水的烧杯 |
C.盛酒精的烧杯 |
D.三者一样大 |
如图,甲、乙两个容器里分别装有酒精和水,且液面相平.图中A、B、C三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A.pC= pB > pA | B.pC = pB< pA |
C.pC > pA> pB | D.pC > pB > pA |
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同样深度的水,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时,甲球漂浮,乙球悬浮,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球所在的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 | B.F甲=F乙 |
C.p甲=p乙 | D.p甲>p乙 |
如下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A. Pa>Pb >Pc B. Pa=Pb =Pc。 C .Pa<Pb<Pc D. Pa=Pc>Pb
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A.pA>pB FA>FB | B.pA<pB FA=FB |
C.pA<pB FA>FB | D.pA=pB FA<FB |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已知A液体的质量小于B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容器中有液体,也无液体溢出)(ρ铁>ρ铝) ( )
A.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
B.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
C.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质量的实心铁球和铝球
D.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体积的实心铁球和铝球
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P甲>P乙,F甲=F乙 |
B.P甲=P乙,F甲>F乙 |
C.P甲=P乙,F甲<F乙 |
D. P甲<P乙,F甲=F乙 |
如图所示的容器,其下部横截面积S2为上部横截面积Sl的3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G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柱与容器的下部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 )
A.G | B.G | C.G | D.G |
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A.P甲>P乙>P 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