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规则形状的A、B两物体,其质量之比为3∶1,将其分别投入装满水的量筒后,完全浸入水中,溢出水的体积之比为5∶2,则
A.A、B的密度之比为5∶6
B.A、B的密度之比为6∶5
C.A、B的密度之比为10∶3
D.A、B的密度之比为3∶10
底面积为100cm2的烧杯中装有适量水。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4N,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当金属块总体积的1/4露出水面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若p1、p2之差为50Pa,g取10N/kg,则
A.金属块的体积V金=2×10-3m3 |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5.4N |
C.金属块的密度是2.7×103kg/m3 |
D.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6.8 N |
一钢瓶中贮有质量m,密度为ρ的氧气,当用去质量为m/4的氧气后,钢瓶内所剩氧气的密度为 ( )
A. ρ | B. 3ρ/4 | C.ρ/4 | D. 4ρ |
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从下列图像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甲图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
B.乙图说明M物体1s通过的路程等于N物体10s通过的路程 |
C.丙图说明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关系是ρa > ρb > ρc |
D.丁图反映了小铁球在水中下落过程时所受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
在图甲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A 1.6×103kg/m3 B. 2.3×l03 kg/m3 C. 2.8×lO3kg/m3 D.3.2Xl03kg/m3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M,让M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逐渐竖直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圆柱体M的质量为7.2kg |
B.圆柱体M受到的最大浮力为6N |
C.圆柱体的底面积是2.4×10-3cm2 |
D.M的密度为1.2×103kg/cm3 |
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 )
A.该液体的密度是3g /cm | B.量杯的质量40g |
C.体积为60ml时液体质量为100g | D.该液体可能是酒精 |
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
B.将乙放入水中,一定会沉入水底 |
C.将体积相等的甲和乙捆在一起,一定漂浮在水面 |
D.将质量相等的甲和乙捆在一起,一定漂浮在水面 |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
在图甲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石料的密度为:
A.1.6×103kg/m3 | B.2.3×103 kg/ m3 | C.2.8×103 kg /m3 | D.3.2×103kg/m3 |
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冰的密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如图10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h1和 ,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积雪的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冰的密度ρ冰和相关测量量表示)
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 ;天平平衡后,小明将石块放人天平左盘,右盘中放了一个50g、一个20g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g;若小石块的体积为30cm3, 则小石块的密度
是 Kg/m3。
|
甲乙两个圆柱体等高,甲球的底面半径是乙球的2倍,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1/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 )。
A.1:4 | B.8:1 | C.1:8 | D.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