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是第十九届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开幕。雾凇是大自然的一个美景,它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雾凇”。“雾凇”经历了_______和______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
B.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
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
D.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 |
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树枝上形成的“雾凇” |
B.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
C.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 |
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 |
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是( )
A.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 B.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 |
C.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 D.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 |
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 B.夏天,输水管外壁出现小水珠 |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
今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冰雪灾害,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水落下后凝华成的 | B.雪熔化时要放热 |
C.雪没有熔化,却减少了是升华 | D.冰变成水是凝固 |
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 B.夏天,输水管外壁出现小水珠 |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
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是( )
A.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 B.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 |
C.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 D.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 |
如图所示,是教材中的小实验“制造云和雨”的实验装置图,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发生了水汽化放热和水蒸气液化吸热的现象 |
B.盘子中装冰是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
C.用酒精灯加热过程中,盘中的冰不断吸热,发生了升华现象 |
D.我们看到的“云”实质是水汽化形成的小水滴 |
小明发现近来家里的白炽灯泡发光变暗了些,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造成这个现象的一
个可能原因:①通过灯丝的电流减小。②灯丝在高温下升华变细,电阻变大。③灯泡发光变暗。④灯泡实
际功率变小。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A.②④①③ | B.①②④③ | C.②③④① | D.②①④③ |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所示,一天,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得是( )
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内能了 |
B.企鹅妈妈:不对,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我们感觉到冷是因为温度很低 |
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水蒸气都没有了吧 |
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 |
解决用水用电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面对的严峻课题。今年以来,我国西南五省市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在天气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施人工增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
(1)实施人工增雨时,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为气体(填物态变化),
并在周围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云中的温度急下降,加速了水蒸气的 和 (填物态变化),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冰晶和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
(3)水的用处很大,比如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________的较大.
为了抗旱,向空中云层中发射“干冰炮弹”,就能实现降雨,这是因为 ( )
A.干冰熔化变为水 |
B.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成的小液滴 |
C.干冰在云层中迅速升华又凝华而形成的 |
D.干冰在云层中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
白炽灯灯泡内的钨丝正常工作时温度高达2000℃左右(钨的熔点是3410℃),长期使用后,钨丝因 (填物态变化)变细,导致灯丝的电阻变 (选填“大”、“小”),升华后的钨又 (填物态变化)使灯泡内壁变黑。
关于冰山上的积雪,说法正确的是 ( )
A.积雪只能熔化成水,流入江河湖海 | B.积雪只能升华成水蒸气散布在空中 |
C.积雪既能熔化成水,也能升华成水蒸气 | D.积雪变成水蒸气只能先熔化再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