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某同学用酒精灯给一杯水加热,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图象,最合理的图象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   )

A.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汽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冰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夏天吃雪糕时,会看到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雪糕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
资料1: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 、压缩机 、冷凝器 、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  热,使冷冻室内温度  ,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致冷剂液化   热,液态的致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

资料2:空气能热水器(如图甲)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图24乙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汽化,并从空气中   热。
B.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
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1)在资料的① 、② 、③、④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      ;②      ;③     ;④      .
(2)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量有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     (选填“有”或“没有”)道理吗?为什么?                                      
(3)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    (选填“能”或“不能”)能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4)空气能热水器的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           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       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种老式电饭锅的筒化电路原理图,该锅的部分参数如下表,煮饭时,温控开关S是闭合的,饭熟后,锅内温度达到103℃时,温控开关S自动断开,电饭锅转入保温状态.

(1)在通常情况下用这种电饭锅烧水,开关S的自动断电功能不起作用,这是为什么?
(2)发热板R1的阻值是多少?
(3)保温时,发热板的发热功率是多少?
(4)从能量利用率的角度计算说明这种电饭锅的不合理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于26 ℃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
C.低于26 ℃ D.等于26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爆米花
爆米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品,它通常是由玉米加工而成.那么玉米粒是如何变成爆米花的呢?
传统的爆米机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密封盖的铁罐子.加工爆米花时,用煤炉给装有玉米粒的爆米机加热,密封在罐里的玉米粒温度不断升高,其中的水分逐渐变成水蒸气,玉米粒内部压强不断增大.部分水蒸气从玉米粒中跑出,进入铁罐内,而铁罐内气体的温度也在不断升高,压强越来越大.玉米粒像吹足气的小气球,但由于受到罐内气压的约束,它们不能爆开.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打开爆米机的密封盖,罐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高温高压的玉米粒突然进入气压较低的环境中,便迅速爆开,变成了爆米花.
(1)加工爆米花的过程中,通过  的方式使玉米粒的内能增加.
(2)加热过程中,玉米粒中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能反映罐内气体压强p和温度t变化情况的图象是  

(4)如果加工一次爆米花需要消耗0.5kg的无烟煤,若这些无烟煤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小强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如图甲所示,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
           (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加热到第3min时,水开始沸腾,如图乙所示,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这是一种剧烈的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如图丙所示,小强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沸腾前,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当水的温度达到        ℃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但仍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4)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龙去鹤地水库度假,一天清晨,发现在水库水面上有一些雾气,这个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液化放热 B.升华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露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冰的形成 D.冰的熔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大容器A装酒精,小容器B装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容器A内的酒精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的水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 D.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      传播的。
(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           是不同的。
(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其实是固态二氧化碳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      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的奶奶在家中用电水壶接水时,由于壶口较小,壶盖挡视线,很难观察到壶中水位的变化,结果水从壶中溢出洒到地上,小明一边帮奶奶擦地上的水,一边想:如果给水壶安装一个报警器,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报警器发出声音,提示水接好了,这样就方便多了。

(1)小明找来家中的电水壶,如图甲所示,观察电水壶的外观并研究它的使用过程,发现其中涉及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向壶中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到人耳的

B.金属壶身“反光”是发生了漫反射

C.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D.注水后壶底看起来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

(2)当用力F打开壶盖时,壶盖相当于一个杠杆,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壶盖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和重力的力臂I(O为支点,B为壶盖的重心,A为F的作用点)。

(3)小明认真思考后,结合学过的力学和电学知识,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报警电路,以下是小明的设计方案,请将其补充完整。

①报警器的水中部分是一个玻璃管,它的一端被绝缘弹性薄膜封闭,报警电路的一部分在玻璃管内,其中弹性片A靠近薄膜,使用时,闭合报警电路开关S,向壶内注水,随着壶中水位的升高、水对薄膜的压力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弹性薄膜逐渐向右凹进,挤压弹簧片A,直至弹性片A与触点B接触,报警电路接通,电铃发出报警声,提示已达到设定注水高度,即可断开报警电路开关S,停止注水。

②为了满足不同的注水高度要求,该电水壶的报警水位高度可以调节,水位调节手柄的一端固定在报警电路中长度可调的弹簧上,水位调节手柄可以移动,并能固定在不同挡位的卡槽中,当水位调节手柄移动时,触电B可以随着它左右移动,请分析该报警电路并说明,想要使报警器在更低的水位报警吗,可以调节水位调节手柄,使触点B

      (填“左”或“右”)移动。

来源: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为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便携式挂烫机,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 220 V ,水箱装水最多 0 . 3 kg ,加热功率有大小两个挡位,设计师最初设计的内部电路有如图2甲、乙两种接法,其中电热丝 R 1 = 56 Ω R 2 = 44 Ω

(1)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时,水蒸气遇到衣服迅速  成小水珠,放出热量,将衣服熨平(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果选择甲电路,电路中最大电流为   A ,如果选择乙电路,电路中最大电流为   A ,由于两个电路中所选熔断器里的熔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8 . 2 A ,故设计师最终选择了甲电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请分别计算这款挂烫机两个挡位的额定功率;

(4)若将水箱中 0 . 22 kg 的水从 25 ° C 加热到 100 ° C ,挂烫机至少需要加热多长时间? [ 水的比热容 c = 4 . 2 × 10 3 J / ( kg ° C ) ]

来源:2016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液化及液化现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