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在洗澡时发现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能解释很多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地面铺的防滑地砖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
B.人在镜子中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
C.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
D.镜子上的水雾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
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③“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
B. 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
C. 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 |
D. 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
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 | B.液化 | C.凝华 | D.升华 |
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 | 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 |
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降低 | D.是因为手上沾有水吸收了“油”中的热 |
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其依据是
A.酒精熔化时吸热 | B.酒精液化时吸热 |
C.酒精汽化时吸热 | D.酒精升华时吸热 |
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 |
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 |
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
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因此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渗出。 |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铁块熔成铁水 | B.湿衣服晾干 |
C.河水结成冰 |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
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后升华 | B.先液化,后汽化 |
C.先凝固,后蒸发 | D.先凝华,后升华 |
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
A.液化现象 | B.熔化现象 | C.汽化现象 | D.凝华现象 |
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冰的消融 | B.霜的形成 | C.雪的形成 | D.露珠的形成 |
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
|
B. |
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
|
C. |
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
|
D. |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 |
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C.将-18℃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一定增加 |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
下列现象中届于蒸发的是( )
|
A. |
铁块变成铁水 |
B. |
夏天从冰箱拿出的苹果“冒汗” |
|
C. |
霜的形成 |
D. |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