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
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放热的原因 |
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 |
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汽化现象 |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
B.打开香水瓶后远远地就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C.夏天在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
D.烧水至沸腾时,看到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 |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
C.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
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铁 |
1535 |
2750 |
水银 |
-38.8 |
357 |
酒精 |
-117 |
78 |
钨 |
3410 |
5927 |
A.铁在180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是由于钨的熔点高
C.在炎热的海南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
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结构图,则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甲到乙的过程叫熔化,需要放热 | B.从甲直接到丙的过程叫升华,需要放热 |
C.从乙到丙的过程叫液化,需要放热 | D.从丙直接到甲的过程叫凝华,需要放热 |
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汽化现象 | B.熔化现象 | C.液化现象 | D.凝华现象 |
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给墨水瓶加盖 |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
D.打开冰糕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
为缓解旱情,可以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A.使空气液化 | B.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
C.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 | 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 |
如图所示的物理实验中,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甲图中,闭合开关后,导体AB上下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将左右摆动 |
B.乙图中,对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不断升高 |
C.丙图中,对金属电阻丝加热,灯泡将变暗 |
D.丁图中,用完全相同的装置给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得快一些 |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
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凝华 |
C.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升华 |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 B.夏天,洒水车洒在地面的水变干 |
C.秋天,草叶上出现露珠 | D.冬天,湖水结成冰 |
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结构图,则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从甲到乙的过程叫熔化,需要放热 |
B.从甲直接到丙的过程叫升华,需要放热 |
C.从乙到丙的过程叫液化,需要放热 |
D.从丙直接到甲的过程叫凝华,需要放热 |
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些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 )
A.酒精熔化时吸热 | B.酒精液化时吸热 | C.酒精汽化时吸热 | D.酒精升华时吸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