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绘制了如图9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而形成的。
(2)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是 ℃。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标准大气压。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也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
A.30% B.40% C.60% D.90%
(3)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李刚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水温/℃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1)在下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水在沸腾时要_____热,温度________(逐渐升高,保持不变,逐渐降低).
(3)右图中__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李刚从实验中得到了启示:在煮食物的时候,可以先把水烧开然后将火________(调大,调小),这样可以用同样的时间把食物煮熟,但能节约燃料.
(5)李刚在实验中发现,水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想一种可以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 ___.
(6)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____(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
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甲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大小与像离小孔的远近有关,于是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像的高度h/cm |
1.0 |
2.0 |
3.0 |
4.0 |
5.0 |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
2.0 |
4.0 |
6.0 |
8.0 |
10.0 |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坐标中画出h和s的关系图象。
(3)从图中可以看出h和s满足的关系是:
(4)将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半透明纸上的像将向(填上方、下方)移动
(5)小明发现:夏天,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缝隙,会在地面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实际是 ,其形成原理是: 。
(6)接着,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如图所示,大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容器,大容器的液面被密闭着,二者内的液体都是水,现用酒精灯对大容器加热,则( )
A.小容器中的水先沸腾 |
B.大容器中的水先沸腾 |
C.大小容器中的水同时沸腾 |
D.无法判断哪一个容器中的水先沸腾 |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如图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 ;②
(3)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此时水的沸点为 ℃;
(4)请根据记录的数据正确地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水是生命之源,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生活用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两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
在装水的大烧杯中,浮着一个盛有适量水的试管,对大烧杯持续加热,大烧杯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水的温度 (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 沸腾.(填 “能”或“不能”)
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观察后发现:高温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热量(放出/吸收),使 (上/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把甲温度计放在电风扇下吹一会儿,发现它的示数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把乙温度计在酒精里蘸一下,再拿出来,发现它的示数 ,这说明 。
小明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内表面/外表面)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空间”。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
B.“晶莹的露”是升华现象 |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
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在350℃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
C.无锡地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
D.无锡地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
赛场上,当运动员的肌肉扭伤时,医护人员常用沸点很低的氯乙烷作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汽化吸热 |
B.液化放热 |
C.熔化吸热 |
D.凝固放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