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靠近刚刚烧开水的水壶仔细观察,会看到从壶盖小孔中冒出一缕“气”。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奶奶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请你帮奶奶解释一下,这一过程先后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a块玻璃   侧,b块玻璃   侧有小水珠(填“内”“外”).a块玻璃出现的小水珠是由    水蒸气遇到   玻璃    形成的,b块玻璃出现的小水珠是由     水蒸气遇到    玻璃    形成的.(选填“杯内”“空气中”“冷”“热”“液化”“汽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农村晒粮食时通常摊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更容易晒干,原因是提高了粮食的      ;增大了粮食的      ;加快了粮食上方的      ;从而加快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家装了空调,夏天小明有时发现窗户玻璃上有雾珠,这些雾珠应该出现在窗户的      (填“内侧”或“外侧”)。冬天小明发现窗户玻璃上也有雾珠,这些雾珠应该出现在窗户的       (填“内侧”或“外侧”)。这些雾珠的形成都是由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物质在熔化时的温度不变
C.手摸冰感到比把手放在水中凉,这一定是因为水温比冰温高
D.物体放热时,温度一定降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于(    )

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湖水结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棍会冒“白气”
C.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秋天,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凉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为什么?而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又是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液化及液化现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