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 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柱形物体被细线拉住静止在水中,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剪断细线物体静止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剪断细线前减少了 。 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剪断细线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小 |
B. |
该物体的密度为 |
C. |
剪断细线后,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
D. |
物体的质量为 |
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达州人应尽的义务。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初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
B. |
夏天,小明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了冰棍,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晶莹的露珠,这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
D. |
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
从冰柜里拿出一瓶冰冻的矿泉水,不打开瓶盖放置一段时间,肯定不会变化的物理量是瓶内物质的( )
A. |
体积 |
B. |
质量 |
C. |
密度 |
D. |
比热容 |
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
B. |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
C. |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
D. |
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的过程 |
B. |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热机的效率无法达到100% |
C. |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
D. |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随着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会不断升高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
B. |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
C. |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
D. |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刚从冰箱里拿出的苹果过一段时间表面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C.站在平面镜前的人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一带电小球靠近时,小球被排斥,说明小球带正电
每年3月至4月,贵港会出现"回南天"这种气候现象,即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 |
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
B. |
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
C. |
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
D. |
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吃冰淇淋,感觉很凉爽--热传递 |
B. |
冬天搓手取暖--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
C. |
酒精喷在手上感到凉快--液化吸热 |
D. |
夏天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外有白霜--凝华 |
如图所示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
烘干湿手 |
B. |
哈出白气 |
C. |
霜打枝头 |
D. |
湖面结冰 |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关于科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顿总结出了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
B. |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C. |
伽利略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
D. |
汤姆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如图3,《天工开物》中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制稻、脱粒等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把镰刀口磨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
B. |
木桶底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压力 |
C. |
用力击稻是为了利用惯性脱粒 |
D. |
撑开稻草晾晒是为了加快蒸发 |
下列关于水沸腾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继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
B. |
继续加热,沸点不断升高 |
C. |
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 |
D. |
气泡上升过程中压强不变 |
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 甲,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 乙。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体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ρ 甲<ρ 乙,p 甲<p 乙 |
B. |
ρ 甲<ρ 乙,p 甲=p 乙 |
C. |
ρ 甲>ρ 乙,p 甲>p 乙 |
D. |
ρ 甲>ρ 乙,p 甲=p 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