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古诗阅读】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     的环境特点。
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阅读】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                                  的景象  
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6分)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诗歌中“沉沉”和“切切”两个词意蕴深刻,试写出表达效果。
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析并说出诗句表达的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习题。(6分)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释: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一种喜事的预兆,有杜甫诗句为证:“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
试赏析“铺床凉满梧桐月”一句中“凉”字的妙处。(3分)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词鉴赏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雪:指梨花
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王驾的《雨晴》,完成后面题目。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扣住什么来写春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神”在何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中被人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选出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首怀念旧时友人的词。词中“夕阳”、“花”、“燕”都可以理解为虚指往日岁月和昔时友人,是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B.“花落去”既指芳春匆匆归去,又是指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其实,人生的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不也如同花开花落。
C.着一“独”字,点醒题旨,词中的“新词、饮酒、天气、亭台、夕阳、落花、归燕”无一不是“独徘徊”中所见、所忆、所感。
D.全词用语香艳,用词雕琢,词句清新婉转,语言工整精巧,笔姿摇曳,情韵动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妙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说说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
桂 枝 香/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①故国:指金陵(今南京市)。②初肃:开始出现肃杀之气。③练:白绸。④簇:聚集、簇拥。⑤酒旗:又称酒帘。酒店前挂的作为标志的布帘。⑥星河:此处指长江。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描绘金陵山河的清丽景色,气象宏阔;下片对六朝统治者竞逐繁花,亡国覆辙相蹈的可悲历史发出浩叹。
B.上片最后一句描写了游艇画船映衬着白云蓝天,一群白鹭在洲渚腾空而起的壮美景象。
C.“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的悲叹。
D.词末作者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借古讽今,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
B.“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C.此词景物有虚有实,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风格雄浑,用典贴切自然。
D.此词借花言志, 抓住桂花不开在春天却放于秋节这个特点,写出此花一片高洁心志,满腔似火热忱,实为词人自慨平生,孤高自许。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①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②。
【注释】①欹:歪斜;倾斜。 ②邯郸道: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水”是指“一江春水”,“柔蓝”形容水色清碧,“萦花草”暗示了此时正春光宜人。
B.“茅屋数间窗窈窕”以“窈窕”形容窗外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千嶂抱”着的竹林深窈秀美。
C.把午觉后的鸟语错认为是上早朝时的鸡鸣,可见词人已经年岁已高,与下文中的“老”字相映衬。
D.“贪梦好”,言简意赅地抒发了词人在退出政治舞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画面呈现出一种绚丽、浓艳的色彩美。
B.上片中的“尘”字一语双关,既是指灰尘,也是指尘世的纷扰。
C.“忽忆故人今总老”中写故人已老,实际上也是从正面衬托自己已老。
D.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觉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李煜的两阕《相见欢》,完成后面题目。
(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二)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这两阕词均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禁宋朝都成汴京时所作。
这两阕词里,作者选择“残月”、“梧桐”、“深院”、“朝雨”、“晚风”等意象抒发了怎
样的感情? 
                                                                          
                                                                        
试结合词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愁”和“恨”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界的春风外,还指什么?
                                                                               
                                                                               
人们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有不同的看法:一是理解为诗抓住了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波浪滔滔的黄河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二是认为“黄河”应作“黄沙”解释,理由是:“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后人考证,唐时玉门关一带春天刮风多带黄沙。你赞成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答: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