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共9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⑦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⑨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⑩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解释加点词语
(1)说:                      (2)传:               
翻译句子
(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你对上述选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结合自身生活实际,选一则谈谈你的理解。
答:我选第(   )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洪武十五年,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谓惠帝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至,燕王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
下列句中的“以”与“吴沉、揭枢荐,召见”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土砾凸者为丘 B.先帝简拔遗陛下
C.扶苏数谏故 D.威天下不兵革之利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孝孺年轻的时候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
B.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
C.燕兵进犯,方孝孺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但没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后,方孝孺仍然坚持抵抗,最终失败。
D.明成祖请方孝孺草拟诏书,方孝孺认为他不应该取代帝位,并连续三次质问他,坚持不拟诏书,最终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杀害。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至,燕王不奉诏 比:          ②当社稷            死:     
③成祖之         颔:          ④予欲周公辅成王耳  法:           
翻译下列句子。
①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
②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知越州赵公 ,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晚年执越州政务,政治卓著。②故事:向来规矩。③朔:农历每月初一。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仁足示天下昭陛下平民之理
B.使各书以对,谨其备形貌昳丽
C.忧其流亡也焉置土石
D.死得无失敛埋杀臣,不能绝也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募 僧 二 人 属 以 视 医 药 饮 食 令 无 失 所 恃。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结合句子内容说说下列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
古代志士仁人常“以仁为己任”,请联系本文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分别简要分析“仁”的具体内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4分)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读qiān。 ⑦勒:编。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

A.一见能诵/饮少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B.卷无几日/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C.读《齐史》/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D.心善其/学而时习之,不亦乎(《论语》)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故虽有强记

A.乃记而去(《小石潭记》) B.此诚危急存亡秋也(《出师表》)
C.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D.何陋有(《陋室铭》)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的“二物”指什么?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国子监。                      
——《明史·杨继盛传》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任:                    ②自刻厉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杨继盛的求学经历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后面小题。(共6分,每小题2分)
记六一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六一: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②顷岁:近年。③指擿:批评指正。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本文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每有意会:体会,领会
B. 饮辄尽造:酿造
C.在必醉期:期望
D.环堵萧然萧然:空寂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姓字安陵君许寡人
B.因以号焉不足外人道也
C.既醉退濯清涟不妖
D.黔娄妻有言能以径寸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
B.五柳先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读书时态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
C.“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D.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④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子。③齑(jì):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又无硕师名人与游           (2)礼愈
(3)煮粥一釜                   (4)以佳肴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不敢出一言复(来)遗食物(把)
B.每假借藏书之家(向)就学南都书舍(在)
C.俟欣悦(他,指老师)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从乡先达执经叩问(的)辍耕垄上(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选文
主要人物(人名)
主要内容(限8个字)
共同点
甲文
宋濂
借书抄书,从师求教
(2)
乙文
范仲淹
(1)

从下列(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
(2)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拯 命 制 者 才 足 贡 数

A.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B.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C.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D.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      (2) 凡诉讼不得径 庭下(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文中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特点?试举一例说明。
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 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后,燧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有删改)
【注释】①主文:主持考试。②属:托付。③檄:下文书调职。④秦熺:秦桧的儿子。⑤镪:成串的钱。⑥以其羡补积逋:用盈余填补亏欠。⑦除:授予。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最准确的一项是(       )
上诏燧治郡有劳

A.上|诏燧治郡有劳 B.上诏燧|治郡有劳
C.上诏燧治|郡有劳 D.上诏燧治郡|有劳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既而(        )           易(        )     
翻译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找出文中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萧燧这一人物形象的句子。
读了本文后,你觉得萧燧是一个怎样的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①人也。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②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侠亦不以入私,并收佣直③,为官市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④,为世规矩。”侠尝与诸牧守俱谒太祖。太祖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众皆默然,无敢应者。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号为独立君。
【注释】①河东解:即河东解县。②菽;豆类的总称。 ③佣直:指劳务收入。 ④贞惠:此指廉洁。
下列句子与“侠亦不入私”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令辱之,激怒其众 B.土砾凸者为丘
C.祭尉首 D.其境过清

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裴侠生活简朴,关心百姓,以前专门给郡守捕鱼打猎的人,都被他撤消了。
B.文中引用老百姓的歌谣,是从侧面赞美裴侠的廉洁奉公,是世人的楷模。
C.裴侠之所以被称为“独立君”,是因为太守将他“别立”,与其他官员分开。
D.此文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裴侠的事迹;二是世人对裴侠赞美和太祖对他的赏识。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侠躬履俭                      (2)为官                       
(3)乃罢之                       (4)诸牧守曰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译:                                                                       
(2)去职之日,一无所取。
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共16分)
柳宗元传
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
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第进士、博学宏辞科 ,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者奇其才。及得政,引内禁近,与计事,擢礼部员外郎,欲大进用。俄而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
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时刘禹锡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为母子永诀。”即具奏,欲以柳州授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
柳人以男女质钱,过期不赎,则没为奴婢。宗元设方计,悉赎归之。尤贫者,令书庸,视直足相当,还其质。已没者,出己钱助赎。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选自《新唐书·柳宗元传》,有删节)
【注释】①博学宏辞科: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的一种。②内禁:皇宫。③窜斥:贬逐。④荒疠(lì):指南蛮瘴疠之地。⑤堙(yīn)厄感郁:遭遇困境,感伤抑郁。⑥大人:指母亲大人。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画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二人者其才/舟首尾长约八分有(《核舟记》)
B.吾不忍其/而乐亦无也(《醉翁亭记》)
C.无以白其大人/蒙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D.走数千里宗元游/太守归而宾客也(《醉翁亭记》)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柳人男女质钱

A.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B.屠惧,投骨(《狼》)
C.属予作文记之(《岳阳楼记》) D.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翻译下列句子。(每题3分,共6分)
(1)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
(2)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
文中柳宗元在柳州为民办了哪件实事?结合本文及课文中学过的《小石潭记》,说说柳宗元是怎样对待命运的坎坷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吕元庸
丁用晦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惯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务。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   )
⑵因私易一子以自胜(   )
⑶吕请棋处士他适(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文中“易子”一事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孟浩然传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
(1)俄而玄宗至            (2)君与韩公有            
翻译下列句子。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但是一生仕途坎坷。从全文来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禹锡终易连州:         
(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B.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人物试题